三国演义为何说乐进在合肥之战表现不佳?

乐进 , 字文谦 , 阳平卫国人 , 三国时曹魏名将 。其容貌短小 , 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 , 为其帐下吏 , 后来乐进回本郡募兵 , 共得千余人 , 还军后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 。随军多年 , 南征北讨 , 战功无数 , 从击袁绍于官渡 , 奋勇力战 , 斩袁绍部将淳于琼 。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 , 斩其大将严敬 。乐进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号为名将 。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 , 皆大破之 。从平荆州 , 留屯襄阳 , 进击关羽、苏非等人 , 击退其众 , 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 。后来从曹操征孙权 , 假进节 。曹操回师后 , 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 。又以乐进数有军功 , 迁右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逝世 , 谥曰威侯 。
乐进一生征战无数 , 与于禁都出身于行阵卒吏 , 如果不是有曹操这样的识才者 , 这两位最活跃的武将就将永恒的被埋没 。乐进在赤壁之战以前表现活跃 , 赤壁之战之后除了合肥之战 , 几乎在《乐进传》找不到其他详细战功(仅有一句“数有功”) , 可能是历史记载问题 , 而不是乐进本身的问题 。由于历史记载乐进参与的战争并无详写 , 能体现其威猛的只有两个 , 第一 , 名将淳于琼是被乐进力斩 , 为三国历史上的武将交锋添上一笔;另一个便是合肥之战 。人们说合肥之战乐进的表现不佳 , 这基本来自于《三国演义》 , 而《三国演义》的逍遥津之战的雏形来自于《资治通鉴》的记载 。
首先 , 屯合肥乐进、张辽、李典共同是主将 , 而不是张辽统领乐进、李典 , 原因有以下几条:
1 , 张辽的资格够不上统率乐进 , 张辽此时还是杂号将军 , 而乐进早已经是右将军 。
2 , 《张辽传》、《乐进传》、《李典传》对此事的记载都把屯合肥的三人名字说得很明白 , 连接词是“与”而非“从”或“督” 。而其他典型的主将统率副将出战三国志都会说清楚 , 比如李典从夏侯惇据刘备 , 张辽督张郃、牛盖讨伐陈兰等 。
3 , 曹操的信是直接对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进行部署 。
4 , 张辽出战需要征求李典同意 , 如果张辽是主将则大可不必 。
由此四条 , 大可说明张辽并不是主将 , 守合肥几个年头的功劳可以平分与张、乐、李 。
在《资治通鉴》里 , 乐进由骁果变成了软弱 。张辽要出战 , “进等莫对” , 乐进居然说不出话!这里是说不通的 , 因为:
其一 , 因为乐进本来就是守城的 , 被勒令不战 , 乐进是没什么顾虑的;其二 , 因为《三国志·乐进传》、《张辽传》、《李典传》都没有乐进说不出话的记载 , 只是三国志张辽传在张辽说完话之后有一句“李典亦与辽同 。” , 由这句话索隐出“乐进不与辽同” , 因而才有“进等莫对”的说法 。对照历史 , 不具有可靠性 。
【三国演义为何说乐进在合肥之战表现不佳?】所以乐进在逍遥津之战并不是一位软弱的将领 , 他也以他的坚守免除张辽 , 李典的后顾之忧 , 三个人都有功劳 。乐进在早期军事生涯中 , 攻战中每每捷足先登 , 冲锋陷阵 。在后期为荆州的守护也做出了杰出贡献 , 被评为“骁果”的将领 。可怜不知历史出了什么阴差阳错 , 乐进的身后名不但比不上身前名 , 而且与他的实力完全不成对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