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灭北宋之战 宋徽宗吓得直接禅位儿子后逃离
灭辽之后,金人一鼓作气,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迅速攻入宋境,包围宋都汴梁 。被派去太原祝贺金人俘获辽国皇帝的大太监童贯,没高兴几天,刚刚出了一口恶气,看见本来是同一战壕战友的女真哥们对待自己还不如先前辽国人有礼,不仅随意叱骂耻笑自己,金军还搂草打兔子,不停地收纳辽国城池,连陷宋朝土地 。已被封为广阳郡王的童公公再也不要那本来就没有胡子的老脸,趁金国人不注意,一口气逃回东京汴梁 。宣和七年,惊吓过度的宋徽宗下“罪已诏”后,把帝位内禅给皇太子,自称太上皇 。宋钦宗登基后,改年号为靖康 。
金朝初围汴梁之时,兵力不过五万人 。太常少卿李纲劝阻了被吓得肝胆俱裂的徽宗、钦宗父子,主持城防,有效阻挡了金兵的攻势,加之各地勤王兵马纷纷来到,总数有二十万之多,形势对宋朝非常有利 。如果将师有方,兵民得力,再加上二帝能临机决断,双方夹击,一举攻灭金军主力绝非什么难事 。然而,赵佶父子的文弱和怯懦估计是遗传显性因子,加之平时一起诗文唱和、主持朝政的大臣多数是“主和派”,钦宗下令各地勤王兵马绝不能进攻金军,并割中山、太原、河间三镇给金国,金银财宝孝敬无数,并尊金主为“皇叔”,才换得金人暂时的撤围 。
金军北退后,宋钦宗虽然把童贯枭首都市,贬斥蔡京一帮奸佞贼臣,心有余悸之下,也同时罢免了守城有方的李纲,贬之为保靖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 。李纲这个人日后为南宋理学和民间演义逐渐渲染,慢慢成为完美的“忠义英雄”,其谏劝宋帝不要逃跑的言语,也为后世忠臣所不断引用:“天下城池,安得有如都城者?且宗庙社稷百万官民所在,陛下舍此又将安之?”
其实,明代大儒黄宗羲以及史学家陈登原都清醒地指出,皇帝从都城逃跑避难,确实有再造国家的机会,唐玄宗、唐代宗、唐德宗皆是先例 。“恨其时之小儒,未能知晓大义,执李纲之一言,未敢力争”,黄宗羲上述话是把宋钦宗父子的“枯守都城”当成了反面教材 。其实,与李纲同为朝臣的邓肃就对他有过公允的评价,“(李)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 。”南宋高宗也有言:“朕以其人,心虽忠义,但志大才疏,用之必亡国!”
贪心不足的金军也非真的撤军,一个月不到,又兵分两路杀个回马枪,合围汴梁 。
当时大风苦寒,雨雪交下,兵临城下,此时此刻,一直深养于宫内的宋钦宗终于冒出一丝血气,“帝被甲登城,以御膳赐士卒,易火饭以进,人皆感激流涕 。”感召之下,宋朝兵民踊跃抗战,双方攻杀相当 。由于先前的各路勤王兵马来不及赶回,宋都城只有三万禁卫军和未经训练的居民,不久就因激战死掉大半,汴梁逐渐不支 。由于大雪奇寒,守城士兵冻死甚多,活下来的人也被冻得几近僵仆,手指都几乎不能持兵器 。无奈之余,宋钦宗在禁庭内光着双脚跪在地上,祈祷老天开眼放晴 。大概是时运已去,宋钦宗叫天不应,呼地不灵 。“大风自北起,俄大雨雪,连日夜不止 。”关键时刻,徽、钦二帝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事实记明也是最臭的一着——轻信妖人道士郭京能用“六甲法”御敌,“尽令守御人下城,大启宣化门出攻金人,军大败 。”本来,如果困守坚城,拖延时日,争取时间,四周勤王兵到,很有可能致金兵解围 。现在,反而驱使为数寥寥又因冻饿而战斗力奇差的守御军大开城门出战,面对身强力壮、适应寒冷天气作战的金兵,无异于驱弱羊入狼口,结果是不判自明,宋兵立马就纷纷被金兵刀砍斧剁,横死一片,血肉狼籍 。城门上穿着一身奇装异服、口中连连念咒的郭京一看如此情势,忙称要去城下作法,带着剩下的兵丁慌忙逃去 。“金兵登城,众皆披靡” 。京城失陷 。
北宋灭亡之前,虽经徽宗二十多年折腾,社会经济依旧达到高度的发展阶段 。笔者不想用枯燥的统计数字来一一陈列北宋的富饶、先进,只引两首宋徽宗自己的清词就足以形容宋王朝的繁盛、富足:
罗绮生香娇上春 。金陵开陵海,艳都城 。宝舆回望翠峰青 。东风鼓,吹下半天星 。万井贺升平 。行歌花满路,月随人 。龙搂一点玉灯明 。萧韶远,高宴在蓬瀛(《小重山》)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迥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 。沉沉洞天向,冕宝舆、还花满钧台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万家帘幕,千步锦锈相挨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声声慢》)
推荐阅读
- 采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采石之战的简介及影响
- 北宋青楼女聂胜琼 作为头牌的她谁敢娶?
- 大唐最悲壮的战争 睢阳之战6000人对抗13万
- 《清明上河图》竟然泄露了北宋军事机密?
- 街亭之战简介 街亭之战诸葛亮为何会失败?
- 北宋哲宗昭怀皇后简介 元符皇后刘皇后生平
- 北宋亡国后靖康耻给亡国女留下什么教训?
- 荥阳之战 曹操军事生涯中最惊险的的一仗
- 金积堡之战最后是由哪一方大获全胜呢?
- 田单乐毅的交战 田单即墨之战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