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雪豹是一种神秘的大型猫科动物 , 昼伏夜出 , 攀岩越野如履平地;常年生活在寒风凌厉的高原雪线之上 , 犹如行踪诡秘的隐行者 , 就算出现在它的栖息地 , 也难得一睹它们的风采 。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雪豹 。
01 高原上保暖技能
雪豹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 , 它们的栖息地包含了全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 最高的分布记录超过6000米 。 为了适应高海拔山脉地区极低的含氧量 , 它们演化出了宽阔的鼻腔和胸腔以此来增加吸入的氧气量 。 与小型的猫科动物相比 , 雪豹有更小、更多的红血球 , 这能有效的提高血氧浓度 , 可以更好的应对高原缺氧的环境 。
在极寒的山脉生存 , 它们除了拥有出色的肺活量 , 还拥有着猫科动物中最长最密的体毛 , 这使得它们就算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寒天气中也可以照常生活 , 它们的爪子和尾巴也都发挥了保暖的作用 。 毛茸茸的大脚丫就像穿了雪地靴 , 不仅可以保暖 , 还可以分散体重在雪地上的压力;长度是身体3/4的尾巴 , 虽然看着略有违和感 , 但在陡峭的断崖上奔跑 , 这条长长的尾巴可以帮助雪豹保持平衡 , 在寒冷的环境中 , 尾巴还可以充当“围脖”盖住口鼻保持体温 。
02 远距离求偶
根据目前研究 , 雪豹在发情期和育儿期之外 , 大部分时间都独来独往 。 而它们领地面积从数十到上千平方米不等 , 根据2015年内蒙古境内的研究显示 , 雌性雪豹领地面积约124平方米 , 雄性雪豹则约为207平方千米 , 如此广阔的领地 , 它们需要巡视1周时间才能结束 。
那么进入发情期的雪豹是如何寻找伴侣的?在雪豹进入发情期无论雌雄 , 都会留下强烈而持久的气味 , 例如自己的尿液或者是抓痕 , 它们会将这些标记留在沿途合适的地点 ,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身份等信息 , 这样既保证了不必要的相遇 , 又保持了联络 。
等偶期过后 , 雌雄会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域 , 雄性雪豹并不会与雌性雪豹一起抚养幼崽 , 雪豹妈妈必须非常的坚强才能独自抚养幼崽长大 , 约18~22个月后会离开母亲 , 开启独立生活 。
【神秘的高山精灵】03 独特的捕猎方式
雪豹的涉猎范围相对于猎豹会更加的广泛 , 例如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动物都是它们的主食 , 偶尔也会捕食高原兔、鼠类等小动物 , 也会捕食雪鸡、马鸡、虹雉等鸟类 。 由于生活环境贫瘠 , 猎物资源十分有限雪豹练就一身非凡本领 , 首先就是它们出色的隐藏技能 , 这要归功于它们天生呈浅灰色或土黄色的皮毛 , 在裸岩环境中很难分辨 , 是出色的伪装色;其次就是灵活的脊椎和强壮的四肢 , 在捕猎时能够拥有出色的爆发、急转和跳跃单跳跨度最远可达14米 , 甚至还能捕杀体重高于自身体重3倍的猎物 , 是名副其实的顶尖捕食者 。
然而 , 再出色的捕食者 , 也会有捕食失败的时候 , 它们在饥肠辘辘的时候 , 会选择食用野生植物 , 研究人员在各地的雪豹粪便中 , 都发现了不少植物 。
04 种群现状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 , 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 。 但由于多种人为因素 , 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 , 现在已经成为濒危物种 。 例如人为活动和经济开发导致雪豹生活环境缩小 , 栖息地呈零星斑块状;过度放牧导致草地严重退化 , 作为以草木为食的有蹄类数量开始急速下降;气候变暖 , 导致雪豹生活的气候环境温度升温 , 在捕食成功率上有所下降;还有非法偷猎则直接影响并危害雪豹种群的发展 , 在70~80年代 , 青海报道的偷猎雪豹数量就有60只 。
推荐阅读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青藏高原曾发现22万年前,清晰印在石板上的手印,怎么回事?
- 地球是外星人的实验室?那物种灭绝是在清理实验室吗?
- 全球最神秘的猫科动物,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之上,你肯定没见过
-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6个很可能会终结世界的可怕实验
- 青藏高原地下发现巨大神秘空间
- 值得敬畏的生命禁区:可可西里95天大探秘,堪称科考史上的壮举
- 假如太阳消失,会发生什么?人类能存活多久?(上)
- 它活了上亿年,食人鱼不敢招惹,菜刀砍不动,为何败给了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