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排长王楚英回忆 史迪威和杜聿明的远征秘闻( 三 )


在第二○○师快到平满纳时,我和美军梅里尔少校随戴安澜师长一道驱车前往漂背长官部 。当晚我们回到梅苗“红楼”时,史迪威马上召见 。戴安澜详细汇报了第二○○师和新二十二师的情况,史迪威听得很仔细 。我见他对戴和第二○○师很关心,对新二十二师的表现也较满意,心情还好,我便乘机向他说明第二○○师3月29日在同古所面临的极危险的处境,和杜聿明不得不放弃同古的苦衷 。为消除史、杜二人的误解,我还向他讲了中国“将相和”的故事 。他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的孩子呀!你想给我讲的故事是你们中国妇孺皆知的“将相和”吗?你真是用心良苦,这使我听了很感动 。不过你是熟知我的性格和处世之道的,对于一心要打败敌人并且努力去做的人,我是很敬重,也很宽容的,你就放心吧!”
【平满纳会战,二人重归于好】
本以为史迪威不再计较与杜聿明的争执了,然而他3月31日到重庆向蒋介石汇报时,仍然告了杜聿明的“状”,指责杜聿明和廖耀湘蔑视他的权威,请求处分二人,并以辞职相威胁 。蒋介石请他以抗战大局为重,继续担任缅甸战区最高指挥官,扭转盟军对日作战的形势 。同时表示,他已选派罗卓英取代卫立煌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统帅驻缅中国军队,受史迪威指挥,让林蔚作为史迪威的幕僚长,协助史迪威策划缅战,并将杜聿明策定的“平满纳会战计划要旨”交史迪威 。史迪威仔细看了“平满纳会战计划要旨”后,心里倏地一亮,再次感到杜聿明的战略构想,又同自己不谋而合,对杜聿明的愤懑也随之冰释 。
4月5日,蒋介石偕宋美龄、史迪威、罗卓英等人到梅苗,部署缅甸作战 。
4月6日,亚历山大晋见蒋介石,蒋以即将发动平满纳攻势相告,促请英军坚守西线战略要点阿兰廖 。亚历山大竟报告说:“英军已于5日撤出阿兰廖 。现在萨斯瓦、东敦枝、米昌耶、明拉一带布防 。”蒋闻言愕然,只说:“希望英军信守‘坚决与华军并肩作战到底’的庄严承诺,不要再自行后退了 。”
4月12日晨,杜聿明到马圭会晤斯利姆,通报了司瓦附近的最新战况和平满纳攻势的实施方案,吁请英军坚守现阵地,并请派坦克、大炮支援平满纳攻势作战 。而斯利姆却建议杜聿明放弃平满纳攻势,同英军一道退到敏铁拉至敏建一带,举行“曼德勒攻势” 。
4月13日,杜聿明召集会议,史迪威和他的参谋长格鲁伯、罗卓英及参谋长杨业孔、杜聿明及参谋长罗又伦、游击司令黄翔、第九十六师师长余韶、第二○○师师长戴安澜、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新二十二师参谋长李涛齐集长官部 。罗卓英首先介绍了12日在乐可及南柏战场所见,以及甘丽初的建议 。李涛报告了新二十二师坚守扼拉南方地区的情况 。杜聿明接着报告了他与斯利姆会谈的结果及到英缅一师防区参观所见 。他认为,英军定会不告而走,平满纳的安全堪虞 。他决定,立即放弃“平满纳会战”,将第五军主力调到东路去会合第六军,在和榜或乐可举行“东枝会战”,歼灭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再移师向西,在漂背附近迎击中路的日军 。无奈,史迪威过于信任亚历山大的承诺,且深受他提出举行“曼德勒攻势”的蛊惑,对杜聿明等人的建议断然予以拒绝,仍坚持要继续举行“平满纳会战” 。史、杜二人再度发生分歧 。
【战局急剧逆转,史杜不欢而散】
史迪威同杜聿明的分歧,不但表现在缅战的指导上,还表现在如果缅战失败中国远征军退却的方向上 。史迪威一面策划平满纳会战,一面计划在印度建立反攻基地,在印度训练中国军队 。而杜聿明考虑的是如何在缅甸打败日军,保持国际通道,万一缅战失利,如何安全、完整地把军队撤回滇西,以图反攻 。史、杜的着眼点不同,对缅战的指导存在分歧也就不足为奇了 。
杜聿明虽然对史迪威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心存不悦,但对平满纳攻势依然进行认真准备 。当日下午,他同罗卓英研究缅甸战场的整体形势和平满纳会战的有关问题 。4月14日又同史迪威、罗卓英到平满纳视察作战准备情况 。15日,杜聿明亲赴前线,视察各地的战况,并向廖耀湘面授机宜 。
正当他深入火线,积极部署16日的反击战时,英军竟于14日不声不响地放弃马圭,15日炸了仁安羌油田,傍晚英缅一师7000多人被日军第二一四、二一五两个联队包围 。虽经反复冲突,英军仍无法突围 。
对英军的举动,史迪威、罗卓英、杜聿明一无所知 。16日凌晨,当甘丽初急电史迪威、罗卓英“土墙、柏桑、雅多相继陷敌,南柏遭敌猛攻”时,仍不知“马圭已失、仁安羌陷落、英缅一师被围”之事,还令我集合军队和随行警卫,立即驱车赶往乐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