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排长王楚英回忆 史迪威和杜聿明的远征秘闻( 五 )


杜聿明反驳道:“史将军,您已经知道英军想溜走,为什么还愿意接受他的摆布呢?您明知道日军企图将我军包围在曼德勒附近逼我与之决战,为什么还要把第五军部署在敏铁拉一带,这岂不是自投日军设下的罗网吗?请恕我不能苟同 。”杜聿明的话惹怒了史迪威,他没有再同杜聿明在电话里继续争论,而是厉声说:“这是命令 。”说完便挂断电话 。杜聿明立即用密电向腊戍参谋团如实报告,随即向各部队下达转移的指示,并亲赴平满纳向第九十六师师长余韶面授机宜:利用平满纳既设阵地,运用火力与逆袭打击敌人,同时各一部分别在叶新、基东甘、什韦坪、达光、央米丁各处构筑阻击阵地,逐次打击来犯之敌,退滞其行动,至少应拒敌于央米丁以南地区,自即日再支持10日以上 。
4月18日,林蔚派人到漂背向史迪威、罗卓英建议,放弃平满纳后应采取的举措:(1)一举退到曼德勒东北地区,重新组织会战;(2)因乐可方面情况剧变,可以一部在中路阻击日军,竭力退滞其行动,以第五军主力速调东枝、和榜地区,并指挥第六军先破东路之敌 。此时,史、罗已得知暂第五十五师于17日在保拉克、南柏被敌切断后路,即失去联络,现敌正向乐可猛攻,情况危紧,因而有意接受林蔚的第二条建议 。不料,亚历山大急电称:“皎勃东发现日军数千,英军后路切断,请速派兵收复皎勃东稳定后方” 。史迪威立即把刚刚撤到漂背的第二○○师的六○○团运往皎勃东去 。19日,杜聿明接摩托车骑兵侦察报告:“有大批零星散乱的英军正从纳貌方向退来皎勃东 。第六○○团已到,此地并无敌踪 。”同时又得知长官部派到新三十八师督战参谋我和梅里尔报告说:“今天午后1时,一一三团完全收复仁安羌,救出了英军7683人和先前被俘的美英军人、教士、采访人员572人,现孙立人正召一一二团和一一四团来此,决定20日举行反攻,以期收复马圭 。”杜聿明立即赶到漂背,他见第二○○师第六○○团已被派赴皎勃东,徒作无为之奔波,心里对史、罗二人非常恼火,便去找二人理论 。因罗卓英已去梅苗参谋团,他直接同史迪威面谈 。他质问史迪威:“东路的战局正在急剧恶化,亟待第五军速到东枝、和榜布防,您至今未发一兵,反而把二○○师派到并无敌情的皎勃东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史迪威哪里容得下杜聿明咄咄逼人的架势,回敬说:“在战场上枪声就是命令 。亚历山大急电告知皎勃东有日军数千,我能不立即派二○○师去打吗?难道中国军队只吃饭,不打仗吗?在我没有得到确切情报前,必须继续向皎勃东派兵,这是命令 。”杜聿明马上反唇相讥:“我们吃的是中国饭 。中国是主权国家,是美英的盟国,中国军队是美英军队的盟军,不是哪个国家的雇佣兵,不能接受任何人的无理摆布 。”他随即对身边的戴安澜命令道:“限立即从皎勃东招回部队,从速准备车运东枝,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派一兵一卒 。”说罢驱车赶往梅苗 。
史迪威同杜聿明的个人关系到此彻底破裂 。
正因杜聿明对史迪威了无信心,且有恶感,当他于5月8日带着军部和新二十二师行抵英多时,龙陵、八英、密支那均已陷敌,第五军撤回滇西之路已断,为保全军队以备反攻,史迪威派人来请杜聿明率所部退向印度,罗卓英也电令杜部渡亲敦江进入印度的英帕尔,杜聿明则不顾史、罗二人的一再敦促,仍决定率部回国 。
这一回杜聿明错了,在缅北的原始森林里部队迷路,在粮草断绝的恶劣环境中转了两个多月,官兵大部罹难,自己也九死一生,最后在史迪威派来的飞机救助下,于8月初撤到印度列多,军部和新二十二师生还官兵仅3000余人 。
杜聿明虽保住了个人性命,却是带着满腹遗憾和对数万弟兄埋骨异域的愧疚离印回国,就任昆明防守司令官兼第五集团军总司令 。此后,他秣马厉兵,准备反攻缅甸,湔雪兵败缅甸之耻 。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倒是史迪威在1943年10月率领在印度整训后的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重新杀回缅甸,两支劲旅自西向东,一路闯关夺隘,所向披靡,把日寇打得溃不成军,痛快淋漓地报了一箭之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