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抗日战争中七个关键经典战役

1.淞沪战役
参战部队:国民党第9集团军
总指挥:张治中
战役介绍:
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入侵中国 。侵华日军制定了一个狂妄的战略目标,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之内投降 。1937年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 。为速战速决,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了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 。国民政府也调动了最精锐的部队进行防守,将70多万兵力先后调往淞沪战场 。
战斗打响后,国民党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指挥4个师的兵力,在空军配合下向上海汇山码头的日军展开攻击 。战斗异常惨烈,几度处于胶着状态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士气高昂,前仆后继,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飞机坦克,有许多士兵为了阻挡日军的进攻,身上绑着手榴弹冲向敌人坦克,与敌军同归于尽 。战斗持续了8天,中国军队共歼敌6000多人 。
随着日军的不断增援,中国军队逐渐处于劣势,但仍然节节抵抗,先后在罗店、宝山、南北塘口等地给日军以重创 。最值得一提的是担任掩护主力撤退任务的谢晋元团,孤军奋战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800壮士坚守阵地4天4夜,以伤亡40余人的代价,毙敌100余人 。在此战中,成千上万的上海民众聚集在苏州河南岸,声援中国军队 。
由于日军拥有绝对的武器优势,11月12日上海沦陷 。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华东地区大批工业设备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2.平型关大捷
参战部队:八路军115师
总指挥:林彪、聂荣臻
战役介绍:
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分三路向纵深推进 。其中一路日军先后占领张家口和大同,随后分两路攻击雁门关和平型关,企图夺取“两关”,拿下太原 。八路军为配合友军固守雁门关、平型关及长城各口隘,令120师驰援雁门关,115师向平型关急进 。
1937年9月23日,日军先头部队进抵平型关附近,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和副师长聂荣臻决定在平型关至东河南镇公路两侧设伏 。这段公路穿行于峡谷之中,一旦占领两侧高地,路上敌军将无处可逃 。25日零时,115师主力出发了 。此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引起山洪暴发,洪涛咆哮,水深没膝 。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彻夜冒雨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终于在拂晓前进入阵地 。
8时30分,日军坂垣师团21旅团的两个联队进入了埋伏圈,115师指挥部发出了进攻的信号 。设伏部队居高临下,向山沟公路上的敌人猛烈射击,敌军顿时大乱 。八路军两个营乘势向下冲上公路,与敌展开肉搏 。日军大炮和骑兵完全失去了作用,他们左冲右突,毫无结果 。随后八路军又有一个团投入战斗,将日军分成几段,各个歼灭 。战至下午1时,日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近百辆,缴获轻重武器数百支 。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 。
3.台儿庄战役
参战部队:国民党第五战区第3、11、21、22、24、27集团军
总指挥:李宗仁
战役介绍:
【盘点 抗日战争中七个关键经典战役】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向南进攻,企图会师台儿庄,进而攻占徐州 。然而东路的坂垣师团在进攻临沂时受挫,损失4500人,仍未突破中国守军的防线,两路日军会合的企图落空了 。
西路的矶谷师团于3月14日进攻滕县,3000多中国守军血战3昼夜后全部阵亡,滕县失守 。矶谷师团占领滕县后,不可一世 。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估计日军可能会孤军深入,便主动放弃了峄县、枣庄,诱敌深入,同时将主力转移到台儿庄北面山区,插到敌军背后 。果然,矶谷师团一路直扑台儿庄 。中国守军英勇抵抗,激战数日,人员伤亡70%,75%的阵地失陷,但将日军牢牢地拖在了台儿庄 。为了夺回阵地,第31师师长池峰城决定组织敢死队,与敌决一死战 。26日黄昏,他命令营长仵德厚率部从西门突入城内,与敌人逐墙逐屋地争夺 。仵德厚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与敌军战在一起 。顿时,枪声、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 。经过一夜激战,敌人尸横遍地,残部向西北城角退逃 。28日,中国军队收复了台儿庄 。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按原定计划迂回到敌后,将坂垣、矶谷两部敌军分割包围 。经过激烈战斗,矶谷师团除一部突围北逃外,其余全部被歼 。台儿庄战役大获全胜,共歼敌2万余人,成为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胜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