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翻边战术”粉碎5万日寇大“扫荡”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 , 沂蒙山上好风光;青山绿水多好看 , 风吹草低见牛羊……”
60多年一瞬间 , 上面这首《沂蒙山小调》 , 还不时在我耳边回荡 。重上沂蒙山 , 凭吊旧日战场 , 到了费县大青山前白石屋村———《沂蒙山小调》诞生地 , 又听见一位老翁引吭高歌这一曲子 。面对大青山的山影 , 想到这里埋葬着许多战友的忠骨:有国际友人汉斯·希伯 , 有战工会主任陈明和夫人辛锐 , 有山东纵队宣传部长刘子超等同志 , 使我想起当年粉碎5万日寇空前“扫荡”沂蒙山区的情景 。1941年11月5日下午 , 山东八路军115师部队和中共山东分局及战时工作委员会等机关人员三千余人 , 从沂蒙中心青驼寺转移到沂南县留田一带 。115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政治部主任肖华、参谋长陈士榘和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等首长 , 在牛家沟小村一间草屋 , 召开高级军事会议 , 陈士榘参谋长报告敌情:这次敌人空前规模的大“扫荡” , 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和山东日军司令官土桥中将 , 亲自到前线督战 。分成11路进攻的敌人已经缩小包围圈 , 最近一路离我们只有5里地 , 和我们的哨兵开了火……
听完报告 , 讨论突围方向 , 有主张向北 , 有提议向西 , 还有建议向东转移到滨海区 。罗荣桓政委沉着地听着 , 最后他说 , 敌情很严重 , 今晚上突围是粉碎敌人大“扫荡”的关键 。选择突围方向 , 不但要考虑保存自己 , 还要考虑打击敌人的“三光政策” , 使根据地群众少受损失 。西面是津浦路 , 敌伪碉堡林立;北面不但有强大的日军 , 还有国民党顽军 , 都去不得 。东面敌人兵力薄弱 , 但隔着沂河和沭河 , 当中有60里平原 , 发现敌人装甲部队和骑兵 。以往敌人进攻沂蒙山区 , 我们都向东跳到滨海区 , 鬼子可能摸清这个规律 , 在沂河沭河之间设下一个口袋……
停了片刻 , 罗荣桓突然提出向南突围 , 大家都有点震惊 。南面的日军最多 , 三道封锁线 , 两条公路 , 而且靠近日寇占领的老窝临沂城 。陈光拥护罗政委的主张 , 他知道罗荣桓用的是“翻边战术” , 出敌不意 。其他同志也没有异议 。
四架日本飞机在空中盘旋 , 三千机关人员在山沟野地里隐蔽 。唯一警卫部队特务营在周围警戒 , 北面传来零星的枪声 , 大家都很紧张 。
太阳落山 , 侦察排先头出发 。天大黑 , 罗荣桓、陈光和师首长们带着几个老乡当向导 , 跟着前卫 , 沿着山道前进 。后面是机关人员和收容队 。
爬山越岭过小河 , 到了公路边 , 队伍屏声静气 , 跑步通过 。半小时后 , 全部人马刚刚上了一座小山 , 便听见公路上传来洋马嘶叫和炮车轰隆声 。回头眺望 , 大队鬼子兵的刺刀在月光下闪亮 , 千钧一发 , 真险呀!我们的队伍加快步伐 , 齐刷刷跑向张庄 , 那是第一道封锁线的突破口 。侦查员回来报告 , 庄里没有敌人 。队伍改成三路纵队 , 跟着罗政委跑步通过两山间的隘口 , 山上敌哨兵似乎发现了什么 , 盲目打了一阵枪 。顺着蜿蜒的山道 , 队伍开始了急行军 , 进入一道山沟 , 停在离高里村北面几里外待命 。附近的大小山头上到处燃烧着篝火 , 光影下游动的鬼子哨兵 , 不断发射绿色信号弹 。便衣侦察员带着警卫部队 , 占据了村外预定要通过的十字路口 , 大队人马从敌人鼻子底下迅速跑过了第二道封锁线 。果然不出罗政委所料 , 敌人后方空虚 , 第三道封锁线还没有形成 。天亮前 , 部队在临沂城东北几十里外的汪沟宿营 , 战士们刚躺在草铺上 , 远方传来了隆隆炮声 , 包围留田的日军主力 , 正向牛家沟附近各山村 , 发起总攻 。
在留田中了八路军的“空城计” , 日寇恼羞成怒 , 对沂蒙山区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 烧村庄、杀百姓 , 抢东西 。罗荣桓等首长研究对策 , 要把鬼子调出根据地 , 以减少百姓的损失 。他们决定 , 首先疏散机关人员 , 然后命令外围部队积极活动 , 有意暴露我军行踪 , 好让附近的日伪据点知道:八路军已插近了他们的老巢 。11月7日清晨 , 机关部队出早操时 , 唱歌喊口令 , 骚扰敌人 。当晚 , 罗荣桓叫特务营营长黄国忠带着两个连 , 在石兰设埋伏 , 拦截从青驼寺烧杀抢掠返回的日伪运输队 。天黑了 , 一队鬼子兵押着抢来的牲口和挑着粮食的民夫 , 慢慢走进八路军的伏击圈 。轻重机枪扫向鬼子兵 , 不到半小时 , 除了几条跑回去报信的“漏网之鱼” , 三百多日军 , 全被消灭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