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朦胧的“阳平关大战”战况剖析( 二 )

当初主力劝阻张鲁“缓称王”的阎圃提出异议:“现在势穷投降,哪里是时候?被迫放下武器,功劳必轻;不如先远走巴中,联合巴、賨夷帅朴胡、杜濩、任约等,与其相拒,然后请降,功劳必多 。”――这阎圃在投降技术上不亚于贾诩,也是位投降大师!
张鲁一贯听从下级的任何意见,当即率部奔南山入巴中避战 。左右欲烧掉宝物、粮食仓库,张鲁这次不能听下级的意见了,既然逃亡是暂时的,投降是长远目标,哪能做得罪将来的主人的事情?
训斥左右:“我本来就准备归顺中央政府,只是时机还没到,现在不过暂避锐锋,对中央军并没有恶意 。宝货仓库,先行捐献给国家吧 。”于是尽责封藏,方才退去 。
这是个向曹操示好的信号,曹操率军进入南郑之后当然明白,马上派人前往嘉奖慰问,看来这张鲁投向人民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
福又双至曹操,汉中全境降服,江淮那边张辽已经大胜孙权――不过曹操倒不可能立即获此捷报 。但曹操从出兵汉中那天始就没有对后方忧虑过,要不,能倾主力西进吗?
前面就是刘备新骗得的益州,曹军既已得陇,该望蜀否?
史书记载曹操说了那句名言:“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当年反对曹操做此决定的有后来赫赫有名的司马懿,其时正任曹操的丞相府主簿;再一个就是行军主薄刘晔;现在反对曹操此贻误战机举动的几乎是所有史家,多名大师 。
那么,曹操真的决策错误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