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保堂将军 平津战役为了胜利死守72小时

平津战役:电影《大决战——平津战役》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西北坡中共中央驻地,毛泽东得悉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部的王牌军35军正在张家口往东逃窜,企图逃回北平,十分紧急 。他立即要周恩来给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和参谋长耿飚发电,严令杨、罗、耿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新保安堵住敌35军东逃之路,紧紧抓住他们不放 。他率部固守新保安,同12旅官兵顶住了敌35军轮番进攻,节节抗击了72个小时 。他,就是开国少将——曾保堂 。
曾保堂将军(1911-1989.10.2),江西省信丰县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这份由毛泽东口述的电报是这样说的:“现三十五军及宣化敌一部正向东逃跑 。杨、罗、耿应遵军委多次电令,阻止敌人东逃;如果该敌由下花园、新保安向东逃掉,则由杨、罗、耿负责 。”
电文措辞之严厉实为罕见,可见毛泽东对能否抓住敌三十五军多么地重视 。的确,我军发起平津战役时,傅作义为对抗我军,将其所辖的12个军44个师50余万兵力,以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四点为枢纽,在数百公里的交通线上,摆了个“一字长蛇阵” 。傅作义的如意算盘是:能打则打,打不赢则向西通过平绥铁路可逃向绥蒙,向东则通过海路逃向南方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洞悉傅作义意图,决定先切断敌人的东西逃路,并采取隔而不围、围而不打、最后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 。根据这个部署,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第四纵队第十二旅刚刚攻占平绥铁路线上的交通要道新保安,控制了敌东西铁路、公路交通线,将敌“一字长蛇阵”拦腰切断 。现在,被困在张家口的敌三十五军又企图通过新保安逃回北平,重新打通这条交通线 。如敌企图得逞,将使我军平津战役的整个计划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关节点上,怎不令毛泽东着急!
急电立即传到杨、罗、耿手中 。军令如山,不得违误 。杨、罗、耿首长感到问题十分严重 。他们清楚地知道:目前在新保安阻击敌三十五军15000余人东逃的我军部队,仅仅只有十九兵团第四纵队第十二旅一个旅的兵力;而兵团主力即使再快,也要一昼夜后才能赶到增援 。这就是说,我十二旅不足5000人的兵力,必须在新保安一线坚决顶住敌15000余人和400多辆汽车的进攻,而且必须死守72小时以上!
面对严峻考验的我十二旅旅长,就是江西信丰籍将军曾保堂 。曾保堂,这位早在1928年2月就参加信丰县农民武装暴动,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经厉过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中先后担任过八路军营长、团长的战将,自解放战争开始,就在自己的老上级又是同乡曾思玉司令员的领导下,率部转战华北战场,与傅作义的“王牌军”三十五军进行过多次的较量 。1948年7月22日,曾保堂率领第十二旅在攻打河北省香河县城的战斗中,担任主攻任务 。他们英勇顽强攻入城内,全歼守敌近千人,被纵队党委授予“军政全胜”锦旗一面 。10月,纵队司令员曾思玉率纵队主力南下冀南保卫石家庄,曾保堂所率的第十二旅被留在冀北平妥线单独活动,警戒敌军 。三天前,即12月4日,就是他们攻占了新保安,切断了敌交通大动脉 。现在又得知第三十五军企图夺回新保安逃回北平,他们怎能让敌人的企图得逞,何况这次阻击战关系到整个平津战役的全局!曾保堂斩钉截铁地向全旅下达命令:即使将全旅都拼关,也不能让敌三十五军越过新保安!
12月7日拂晓,敌第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亲率所部,以其第一0一师为先锋,第二六七师等部为后卫,加上涿鹿县和下花园敌千余人,共计16000余人,乘着420多辆汽车,在10余架飞机掩护下,自张家口方向直奔新保安而来 。汽车马达轰鸣,扬起的滚滚黄尘遮天蔽日 。面对气势汹汹的敌军,曾保堂沉着冷静,指挥部队顽强抗击 。敌先头部队刚进至西八里,即遭我十二旅三十六团节节抗击,行动受阻 。上午10时,敌进至新保安城西关,又遭我军三十四团二营顽强阻击 。该营冒着18架敌机的轮番扫射滥炸,以及敌地面炮火轰击,沉着应战,集中火力打退敌人多次冲锋 。敌人数次突进我军阵地,战士们跃出战壕同敌人拼刺刀,一次次地将敌人击退 。中午12时,敌人进至新保安城下及火车站附近,集中炮火轰击新保安城西北角我军三十四团三营阵地 。三营指战员坚守阵地,反复与敌人拼搏 。激战至傍晚,敌人伤亡惨重,仅推进4公里 。入夜,敌人龟缩在新保安城内等待接应官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