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外交1969-1979 三个世界的话语与实践( 二 )


毛泽东批美国是企图“踏着中国的肩膀跳到莫斯科”,中美关系正常化一时之间陷入僵局 。1977年美国总统卡特就任之初,也是热衷搞美苏缓和,对于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兴趣阙如 。直到苏联在非洲、中东、亚洲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卡特才开始意识到加速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急迫性,1979年1月1日,中美才正式建交 。
初显第三世界领导者之姿
60年代,随着中国打破美苏核垄断,一跃成为核国家,中国作为大国的政治影响力快速上升 。美国阻止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政策越来越受诟病,中美关系缓和也带来了转机,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将蒋介石的台湾代表驱逐出联合国 。
1974年2月,毛泽东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理论 。4月,邓小平副总理出席联大特别会议,进一步阐述“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热烈支持 。抛开当时的意识形态色彩不说,中国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设想,反殖、反帝、反霸的姿态,国家不论大小、不论贫富,一律平等的主张,以及永远不称霸的宣示,都使得中国得以占据国际政治的道德高地,赢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并使得中国隐隐以第三世界领导者之姿登上了国际舞台 。
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与美国的准结盟关系以及“三个世界”的战略理论,构成了中美建交之后10年内中国外交的两大支柱 。而“第三世界”的外交话语与实践,也成为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要遗产,包含其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认同对中国外交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直至今日,仍是我们理解中国外交行为的重要视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