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双雄祖逖与刘琨 两个悲情英雄的结局如何?

一南一北 。刘琨是中山魏昌人 , 祖逖是范阳遒人 , 用今天的话说 , 他们一个是定州人 , 一个是涞水人 。在生命最为辉煌的后期 , 他们亦是一南一北 , 人生不相见 , 动如参与商 , 但这个时候时空调换了 , 刘琨在北 , 在并州 , 在幽州;祖逖在南 , 在徐州 , 在豫州 。
他们是朋友 , 相互激赏 , 彼此惦念 , 在黑暗时代他们能够照亮人心 。
【一】
同为季世英雄 , 祖逖的成名要晚于刘琨 。
祖逖生于公元266年 , 大刘琨5岁 , 为什么在历史上他反成了个迟到的人?
是跟他生来豁荡的性格有关吗?是跟他不修仪检的随意有关吗?
到十四五岁犹未知书 , 这在“世吏二千石 , 为北州旧姓”的祖家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 父亲不在了 , 哥哥们常常为这个有些异类的弟弟担忧 。祖逖的特别 , 还表现在轻财好侠 , 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 , 便散谷帛周济贫乏 , 并说这都是哥哥们的意思 , “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
察孝廉 , 举秀才 , 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 落在谁头上谁都高兴的 , 卓尔不群心怀天下的青年祖逖却一点兴趣没有 。
他的兴趣在哪里呢?
很多方面祖逖都跟王室之后刘琨有差异 。但差异不等于距离 。他们在司州主簿的职位上相遇相识了 , 刘琨“有纵横之才 , 善交胜己” , 他们很快由一般同事关系发展成情好绸缪的同道关系 , 祖逖博览书记 , 该涉古今 , 有赞世才具 , 对小5岁的刘琨的关心照顾可说是一百一 。共被同寝 , 闻鸡起舞 , 关心世事 , 每每中宵起坐 , 他们会相互鼓励:“若四海鼎沸 , 豪杰并起 , 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
在此之后 , 出于不同的人生趣味和人生选择 , 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还是分开了 。
四海鼎沸的乱世真的来了 。
他们谁都没有遵守当年承诺 , 相避于中原 。
【二】
不相见已经很久很久 。没完没了的兵荒马乱 , 也使彼此的信息隔绝很久很久 。但他们还惦念着彼此 , 还想着20多年前发生在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旧事 。
公元307年刘琨北上并州 , 之后“自河以北 , 幽并以南 , 丑类有所顾惮者 , 唯琨而已” 。他不再是当年的二十四友之一 , 不再是那个舞文弄墨的刘琨 , 他的英雄形象前所未有的高大 。从里到外他都是一团烈火 , 他身上流淌的热血从未随年龄增长冷却 , 誓死报国的热情从未冷却 , 始终都是沸腾的;统帅军队不是他的长项 , 他的长项是写诗作文 , 可是既然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险恶四伏的从军之路 , 再苦再难 , 刘琨都会走下去 , 不胜利 , 他不会回头 。
祖逖也走上战场 。
他本想找一方清净之地 , 所以他拒绝范阳王司马虓等人的招聘 , 拒绝东海王司马越的任命 。但 , 乱世没有选择 , 乱世不会单独留给他一方清净之地 。
他最终还是走上了战场 。
公元311年6月 , 京师洛阳城陷 。祖逖率亲党数百家 , 到淮泗一带避难 。行路艰辛 , 他不乘车不骑马 , 徒步而行 。他把车和马让给同行的老人和病人 , 跟大家一同分享药物和衣粮;他又多权略 , 能在老老少少中间建立威望 , 因此这支队伍推选他为行主 。
在江左一枝独秀的司马睿也看上了他 , 任命他做徐州刺史 , 做军谘祭酒 。他以社稷倾覆 , 常怀振复之志 , 他的宾客义徒皆暴杰勇士 , 他一视同仁 , 遇之如子弟 。公元313年8月 , 祖逖率领祖家军渡江北伐 , 船至中流 , 他击楫而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 有如大江 。
祖逖辞色壮烈 , 众皆慨叹 。远在北方的刘琨听说后 , 激动地与亲故道:“吾枕戈待旦 , 志枭逆虏 , 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一南一北 , 他们用行动和心灵互相呼应 , 他们是否都想起了20多年前闻鸡起舞的旧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