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不能忘却的记忆!之走进北大营( 二 )


张作霖急行军赶到奉天后,赵尔巽给张作霖补发了调防命令,还任命张作霖为奉天城防司令,并将省城附近和铁岭一带驻防的中路巡防营也交给张作霖统一指挥 。这样一来,张作霖手下的兵力达到了十四个营之多,完全可以和蓝天蔚麾下部队相匹敌 。
张作霖逼走蓝天蔚 设计杀害了张榕 。蓝天蔚被逼出走后,第二混成协的官兵们愤愤不平 。加之继任协统聂汝清克扣军饷,军营中怨声载道 。1912年6月19日,正值端午节,军队放假一天,官兵在营内过节 。这天21时,喝醉了的三标三营兵丁正在发牢骚,忽见二营柴草厂起火,在革命党人孙祥夫的鼓动下,三营兵丁开始哗变,一营、二营随之响应 。他们撬开武器库抢得枪支弹药,蜂拥出营,直扑大北边门 。
赵尔巽闻讯后,大惊失色,立即命令中前两路巡防营统领张作霖和先锋营统领吴庆桐在城外截击 。哗变士兵因仓促起事,最终寡不敌众,天明时纷纷散去 。张作霖一面派兵搜缉逃兵,一面奉命亲率部下占据北大营 。
张作霖在镇压北大营兵变中立了头功 。他不但受到赵尔巽的特别嘉奖,而且得到袁世凯的赏识 。驻奉天省城的唯一一支陆军第二混成协的力量被大大削弱,随后被调往关内 。张作霖部成为奉天省实力最强的部队,不久即被编为陆军第二十七师,由地方武装变身为正统军队,驻进了北大营,从此北大营成了张作霖奉军的最大据点 。
北大营的坦克部队
张作霖部驻防北大营后,北大营已从一座单纯的军营变成了一所综合性的军事机构 。张作霖在北大营一面设立军校,培养军官,训练士卒,提高部队作战能力;一面增强装备,扩充军事实力 。1915年,张作霖要求将北大营“原有房间3550余间”全部“拆旧翻新”;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后,张作霖命孙烈臣在北大营宴请段祺瑞部投降之营、连、排长及各教练官,并将全部降军暂编为步炮两营;1921年9月,陆军第二十七师在每营成立一个随营学校;1922年,在北大营架设电灯;1923年,为了救济退伍军人,在北大营设立军人工厂,内分缝织等八科,让士兵分班学习 。同时还在北大营组建制造厂,专门制造枪炮 。1924年9月,北大营长波无线电台竣工,开始传递官电;同年,东三省陆军二、六旅旅长张学良、郭松龄在北大营组织军官教育速成班,培养新式军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各路军阀中,东北军是最早使用战车的一支 。张作霖时代的东北军曾装备过一批雷诺FT-17坦克,大部分配装捷克造ZB-26式机枪 。东北军拥有的雷诺FT-17坦克,大多采购自法国,也有部分来自波兰和西伯利亚俄国白军 。张学良将军似乎对法国武器情有独钟,还曾多从法国采购高德隆式飞机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满洲事变写真大全集》中展示了其攻占北大营,占领沈阳后缴获武器的一些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显示的是日军在北大营缴获的东北军坦克 。图中可见,北大营驻军至少有六辆坦克 。这些坦克,分析判定当为张学良部东北军装备的雷诺FT-17型法制轻型坦克 。
雷诺FT-17轻型坦克,1917年,制造出第一辆样车 。同年9月,批量生产 。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轻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可旋转炮塔的坦克 。战斗全重 7吨,最大时速10公里,乘员2人 。这是一种早期较为优秀的坦克,曾被大批制造,供多国使用,直到日军进驻印度支那,驻越南的法军仍在使用这种坦克 。
1926年在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战斗中,曾使用这批雷诺坦克,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使用近代化坦克车辆进行战斗的记录 。此后东北军曾在多次内战中使用装甲部队,雷诺战车是其主力 。
北大营部队的坦克部队成为奉系陆军中的“最贵”部队,在沈阳文史资料记载,“国内无柴油可用,皆为国外泊来,每月抵奉油品三千五百余银元,分入北大营新整编第七旅以及新民兵营内,供战车教习 。”在当时,一名普通士兵月工资2银元,如此算来,这些燃油相当于一个半团的工资水平 。
一夜之为残垣断壁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北大营驻军旅长王以哲奉令遵守“非战公约”,未予抵抗 。9月19日晨,北大营沦陷,张作霖父子苦心经营多年,引以为傲的北大营顷刻间被毁,东北军也被迫退出了东北,北大营内只剩了残垣断壁 。
当时驻防沈阳的第七旅是东北军精锐,根据记载,该部辖三个步兵团驻守北大营,是张学良的看家部队 。该部装备有迫击炮、平射炮、轻重机枪、车辆骡马,还配属一批雷诺坦克,是东北军中装备最精良的一个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