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之死 功臣末路断头颅( 二 )


出身贫贱的人 , 往往眼界小 。同为皇帝 , 唐王李世民虚怀若谷 , 明朝朱元璋是个穷和尚 , 忌讳人说秃说贼 。楚汉战争中涌现了英雄豪杰无数 , 项羽世代为楚将 , 张良是韩国的亡国公子 , 即便那个被骂做流氓皇帝的刘邦 , 他好歹也做过乡镇长 , 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 , 知道如何拉拢人、收买人 , 知道如何组织工作、开展工作 。而信就不行了 , 他的少年记忆是强烈的饥饿感 。他投军就是为了求得功名 , 求得赏赐 , 所以他将待遇看得比天大 , 比地重 。
【淮阴侯韩信之死 功臣末路断头颅】信是贪功的 , 信也确实为汉家天下立下了不朽奇功 。没有他 , 刘邦早就做了项羽的刀下鬼 , 没有他的南北征战 , 哪来刘邦的皇帝宝座?信攻不无克 , 战无不胜 , 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 , 直至垓下全歼楚军 。信有信的骄傲 , 信迷信他的功劳 , 沉溺于他的功劳 , 自以为皇帝不会杀他——赏赐都来不及呢!
然而 , 他这回是实实在在地想错了 , 大错特错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高士亡 。千百年来 , 谁能逃出这个怪圈子?太平盛世 , 皇帝眼中最危险的人 , 恰恰就是信这样能征善战的将才 , 更何况 , 刘邦对信的贪功一直耿耿于怀 , 还没来得及旧帐新帐一起算呢 。因为贪功 , 信去攻打已经投降的齐 , 白白死了辩士郦食其 , 因为贪功 , 信要做代理齐王 , 刘邦当时正处于危难之时 , 不得已 , 勉强接受了这近乎勒索的申请 。刘邦恨得咬牙切齿呀!现在天下已定 , 刘邦就不必再客气了 。
可怜信至死都没有悟过来 , 他究竟错在哪里?他在哪儿得罪了皇帝 , 被削去楚王位后 , 他满腹牢骚 , 闷闷不乐 , 甚至称病不上朝 , 闹起了情绪 。昔日欣赏他、厚待他、有求必应的刘老板变脸了 , 不仅严厉了 , 还剥夺了他的王爵位 , 直降两级为侯 , 信的怏泱不快 , 是为了待遇而不满呀 。
心中有了牵挂 , 做事便有羁绊 , 心中存有贪恋 , 再聪明的人也会犯糊涂 。将军信离开了简陋的帐篷 , 住进了宽大的府第 , 也就失去了战场的神勇和智慧 , 信的最后几年 , 一个接一个地犯错 。面对大自己十几岁 , 几乎可以做叔叔的刘邦步步紧逼 , 信的懦弱和犹豫表露无疑 。高祖刘邦云游狩猎 , 信闻知后居然无端地慌了手脚 , 出卖了老乡和朋友钟离眛去讨好刘邦 , 可精明的刘邦不买他的情 , 把他捆起来 , 丢到车上带往长安 。
信真够窝囊 , 看《淮阴侯传》信的结局 , 心里总是憋得慌 。反不如那九江王英布 , 要反就扯起大旗反 , 不遮不掩 , 大汉天子亲自来征剿 , 两军对垒了 , 刘邦责问英布为何要反?英布说 , 欲帝耳!——凭什么你姓刘的做皇帝?我今天也要做一回 。
英布就是黥布(脸上刺字的囚徒) , 起先在长江里聚众为匪 , 后来做了大将封了王 , 也不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匪气 , 面对大军压境的险境 , 面对皇帝的厉声责备 , 他的回答掷地有声 。纵然最后难逃一死 , 可比起信这个“天下第一功狗”的冤死 , 痛快多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