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癸丑海战 这是中国,你们立即滚蛋!( 二 )


该艇名为猎潜,但在我军实际使用中,更多地是在做低烈度的日常巡逻、护渔等任务,不属一线战斗舰艇 。然而此时情况急迫,我军已别无选项 。当时正值冬季,东北季风盛行,南海海区风大浪高,小艇出海困难较大,6604出海效果究竟如何,不能不令人蹇眉 。
走!立即走!——总参副参谋长向仲华
15日,越16号驱逐舰侵入永乐群岛海域挑衅我南海渔业公司402、407号渔船,并炮击我甘泉岛国旗 。西沙气氛骤然紧张,当日夜23时,南海舰队再次致电榆林同意使用猎潜艇巡逻,并建议如风浪过大,则使用扫雷舰 。
当时南海舰队广州基地有6610型扫雷舰可用,该型舰排水量600吨左右,航海性能肯定优于猎潜艇,但其航速极慢,最大航速不到10节,且武器较弱,再加上远在广州,调拨费时,从一开始就被魏鸣森排除在考虑之外 。
16日9时,南海舰队再电榆林要求编队立即出发巡逻,经永兴至甘泉与渔船会合,后返永兴待命 。此时,我军对前线情况的掌握仍有偏差,因此电文中多次出现"巡逻"2字,但根据渔民报告及南越在南沙作为,榆林基地判定此次任务很可能不只巡逻那么简单,因此备航工作完全立足于打,73大队此时正有一批老兵要退役,一听说有仗要打,死活不肯走了,软磨硬泡,愣是挤上了271、274 。结果这2艘艇不仅聚合了全大队的装备精华,更聚合了人员的精华,两艇均超员,部分战位出现双岗 。在瞬息万变、缺乏后勤支持的海战场上,熟练老兵简直是舰艇最宝贵的财富 。
掌握准确的情报是战斗胜利的重要前提,但此时的榆林基地,由于越海情报站被撤,不仅无法提供实时情报,甚至连南越舰队的详细情况也难以提供,编队出发前,能找到的全部越军资料只有一本《美军舰艇识别手册》和一本《美军飞机识别手册》,十年动乱对海军战斗力的影响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
16日中午,海上编队指挥班子(简称海指)正式确定,魏鸣森副司令员任指挥员,271为指挥艇,魏鸣森与73大队大队长王克强、政委王崇云、基地作战处长王锡纯登艇指挥;274为预备指挥艇,73大队副大队长罗梅盛登艇指挥 。榆林基地则组建以胡胜辉副司令员为主的作战组(简称岸指) 。指挥组向上级建议直航甘泉,较之永兴中转方案,该航线可节省23小时 。
16日下午14时,舰队转来总参指示:猎潜艇先到永兴待命,启航时间报广州军区,越快越好!并嘱咐遇敌注意说理斗争,坚持三不原则(不主动惹事,不先打第一枪,不能吃亏) 。指挥组立即报广州军区预计17时启航,次日8时到 。
这里要介绍一下当时我军的指挥层次,南海舰队是兵团级别,因此指挥链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央军委(总参)-广州军区-南海舰队-榆林基地(海指、岸指),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个系统存在层次太多、反应速度慢的缺点,因此随着事态的发展,广州军区甚至总参多次跨过舰队一级,直接对海指越级指挥 。
271 编队紧急备航时,海南军区来电要求帮运7卡车物资给上岛民兵用,海指命令物资全上274艇,留271应付意外 。物资搬运速度很慢,17时已过,才装好一半,艇上官兵急得直跺脚,从榆林到永兴航线上,有处暗礁名叫北岛鬼礁,是出名的夜老虎,白天通过问题不大,但入夜后,光线缺乏,通过困难大大增加,这正是编队要急着出发的原因 。
19时,总参副参谋长向仲华来电话询问,得知出航拖延,电话那头立马火了:"走!立即走!装多少算多少,装不上不管了!"晚19时,已是黄昏,在码头上陆海军士兵的注视下,271编队拉响汽笛,加速往外海驶去,约半小时后,编队转入西沙航线,此时天已全黑 。
271、274两艇新换了大量设备,未及试航,人机磨合也未进行,好在艇上老兵多,驾轻就熟,人机均很快进入状态,各部门很快展开战位训练 。战位上热火朝天,271指挥室里却一片凝重,鬼礁没过,谁也放松不下来 。榆林基地就这么2个小船,万一闪失就坏大事了 。陆上导航站可以导航60海里,但鬼礁已经超出这个范围,编队严格保持静默航行,能依靠的只有自身有限的探测仪器和水手的经验了 。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编队航行近5个小时,到午夜时分仍然没有发现暗礁区迹象--编队偏航了 。东北季风下,风压流压使编队真实航向偏到了预定航向南面 。阴错阳差之下,鬼礁就这么绕过去了,很快凌晨天亮,编队迅速修正航向,于17日上午10时到达永兴岛,比预想慢了1个多小时 。
永兴岛码头虽未完工,但靠个百吨小船不成问题 。271两艇慢速进港,关掉电台,纵列停在西渔运输船705号尾后 。按当时海军操典,舰艇到港后,应关闭电台,以免不必要消耗,一应通联工作改由码头转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