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战场不为人知的十大禁忌 红色为何是大禁忌

老兵忆对越战场不为人知的十大禁忌:
(1)红色的禁忌
1997年在电视里看到在东山岛举行的军事演习 , 红旗依然在演习场上舞动 , 我想这肯定是没有参加自卫还击战的人在那里指挥 , 至少他们不了解自卫还击战后期为什么不戴红领章、红帽徽的原因?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三天部队伤亡很大 , 除了指挥程序有问题外 , 与佩戴的红领章、红帽徽成为敌人的射击目标点也有很大的关系 。后来下令全部取消佩戴红领章、红帽徽 , 进攻时也不再举着红旗进攻 。
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部队里的一名班长和战士 。有一次部队在往前开进的时候 , 班长叫一名战士背一袋红色的米袋子 , 这位战士不肯背 。班长问他为什么不肯背?他指了指在前面山坡上行进部队 , 班长一看就明白了 。
原来那红色的领章和红色的帽徽是那么的耀眼 , 就更别说那迎风招展的红旗了 。
于是班长取了一条备用的绿色军裤 , 将红色米袋子里的米倒了进去 , 并将这一发现报告了上级机关 。
上级首长对此非常重视 , 马上下达紧急命令 , 红色一律禁忌 。红领章、红帽徽和红旗在以后的战斗中就很少出现了 。
后来这个班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 当然不仅仅是这一个方面的事迹 。希望在今后的战争中能记住 , 这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
(2)不许自伤
逃兵 , 在我们的宣传教育中是怕死鬼 , 是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 , 在有一些电影中还有枪毙逃兵的镜头 。
那么在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有一个紧急规定就是不许自伤 , 枪毙逃兵要团以上机关批准 。
做出这一决定的是一些打过仗的部队首长 , 因为真正的战争与我们宣传品中的战争是有一些区别的 。
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 , 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的 。因为在和平年代的宣传教育中是不会把自己误伤自己的事情讲出来的 。
79年2月16日晚 , 我们就进入了战壕 。
早上4、5点钟就开始了炮火攻击 , 那时天还没亮 , 但整个炮火把天空都打红了 。我们的炮兵阵地也打的浓烟滚滚 , 分不清是我们的炮打过去了 , 还是越南人的炮打过来了 。
因为就是在平时的演习中也没有见过这种场面 ,  没有见过打这么多炮弹的 ,  有一些兵的腿不听招呼在那里哆嗦发软 。
在部队发起进攻的时候 , 有一位衡山籍的兵怎么也爬不起来 , 最后是班长背着他往前进攻的 , 但缓过了这一阵子之后 , 这个兵反而变的很勇敢 , 打死了很多的敌人 , 后来成了战斗英雄 。
如果当时班长一气之下把他给枪毙了 ,  岂不是冤枉了他 , 也给后面的战斗造成了非战斗减员 。
(3)打死不许动
部队在行进、夜间留宿的时候 , 尤其是打穿插时 , 会与敌人遭遇或遇到敌军的偷袭 。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又作出了一个英明决定 , 那就是打死不许动 。
这一招果然很灵 , 战斗进行的第五天 , 我们在某地留宿 。晚上越南人来袭击 , 由于大家都能严格遵守打死不许动这一条铁的纪律 , 整个的反偷袭战斗是很成功的 。尽管敌人是光着脚来 , 走路听不到声音;带着手榴弹来 , 不暴露打枪的火力点 。
但我们采取的做法是 , 对凡是走动的人或站着的人实行开枪即打的战术 , 使得敌人难以实施他们从中作乱的偷袭计划 。第二天早上天亮一看 , 打死的全是敌军 。
在行进中也是一样 , 遇到袭击 , 只要大部队不乱 , 用机枪和82无后座力炮 , 或派一个班就能很快把敌人消灭掉 , 或视情况再作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
还有一次我们的侦察兵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 , 一个兵不慎被敌人的阻击手打伤 , 但他并没有慌张 , 而是马上卧倒在地一动不动 , 这时越南人也弄不清是打死了自己人呢?还是打死了中国人?于是过来了四个越南人来看一下情况 , 结果被潜伏的侦察兵一举全部歼灭之 。
反观有一些部队就做不到这一点 ,  遇到一点越军的偷袭 , 整个部队就打乱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