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造物主,安排了宇宙的一切?爱因斯坦与杨振宁的怀疑也许是对的( 二 )



《物理世界》杂志在2004年邀请读者评选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公式 , 最终麦克斯韦方程组夺得桂冠 。 而杨振宁就曾经用“妙不可言”来形容该方程组 。 麦克斯韦方程组帮助人类认识了电磁现象 , 揭示了电磁相互作用的完美统一 , 并且被广泛应用到了技术领域 。
同为物理学界非常有名的大亨 ,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井然有序 , 杨振宁认为世界结构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 两者对于宇宙的猜测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 为什么说两位物理界巨头都怀疑世界上有“上帝”或者“造物者”存在呢?

从地球遥望宇宙 , 我们整个太阳系都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 , 人类的力量更是微弱得可怕 。 但是整个庞大的宇宙虽然由无数微尘组成 , 但是所有事物的运行规律都像是有着一套固定的法则 。 比如我们现在钻研和了解到的相对论、麦克斯韦方程组、牛顿力学等内容 , 都是宇宙暗含的法则之一 。
有人怀疑人类的存在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偶然 , 但是如果这个偶然不复存在 , 那么这个世界还会有其他像人类一样拥有一定智慧的生命存在吗?如果人类是在地球上自然进化而来的生物 , 作为在地球上生存了几十万年的生物 , 人类为什么会被太阳晒伤?抛开人类本身 , 物理学界也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规律法则 。

比如光速是物质能够达到的速度上限 , 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常数 。 但是如果光速不是现在的299792458 m / s(米/每秒) , 而是另外一个数值的话 , 精细结构常数就会发生改变 。 一旦精细结构常数发生变化 , 那么电磁相互作用强度乃至恒星聚变过程都会发生改变 。 如果宇宙中的法则被意外打破 , 或者失去平衡 , 或许所有的事物都会被吞噬或者消失 。
比如宇宙中的碳和氧都是恒星所释放的能量 。 如果光速改变精细结构常数也会随之改变 , 而光速变快的话 , 精细结构常数就会变小 , 那么恒星内部就不能形成和释放氧气 。 如果没有氧 , 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 。

我们都知道宇宙来自于一场大爆炸 , 大爆炸以后诞生了无数天体星系 。 在宇宙之中 , 不论是微小的粒子还是巨大的星系都有一套运行法则 。 所有的元素互相配合、互相影响才形成了现在的宇宙 。 比如正负电荷的数量就大致相同 , 所以宇宙中物质的“天平”才没有失衡倾斜 。 假如正负电荷或者其他数据出现了倾斜 , 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或许又是另外一副模样 。
比如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常量G=6.672x10^-11 N·m2/kg2(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 也就是说不论是哪两个质点可以通过质量、距离等数值计算出它们的引力 。 但是一旦引力发生变化 , 我们眼前的宇宙都将有可能不复存在 。 假如引力太大 , 所有的物质都会被吸入黑洞 。 假如引力太小 , 物质之间的吸引不够紧密 , 就无法融合形成天体和星系 。

所以杨振宁才会怀疑宇宙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 和爱因斯坦一样怀疑世间有造物主存在 , 在背后安排好了宇宙的一切 。 但他们的怀疑并不是说又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创造了宇宙和世间万物 。 他们是想探索到科学的尽头 , 看看宇宙中所有事物发展是不是都是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的 。 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运行法则 , 我们的宇宙也许根本就不会存在 。 这样来说 , 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的怀疑也许都是对的 。
谁安排了宇宙的一切?我们看到了一颗石头 , 我们不会问是谁创造了石头 。 因为石头形态结构简单而且随处可见 , 所以很难让人感到惊讶或者好奇 。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了一座宫殿 。 宫殿高大巍峨 , 墙壁上有精美的彩绘图案 , 地砖和柱子上都是精致的浮雕 。 宫殿里的物品、装饰甚至佣人都和整个宫殿浑然一体 。 我们就会忍不住问 , 这是谁住的宫殿?

同样的道理 , 我们的宇宙有丝毫的偏差都不可能存在 , 但是宇宙中如此庞大的一切却始终在井然有序地运行着 。 如果宫殿的房主就是宫殿的造物者 , 那么宇宙的缔造者又是谁呢?
我们的科学所发掘出的数据 , 只是找到了宇宙运行的一部分规则 。 不论我们有没有发现它们 , 不论我们有没有用公式的方式去表述它 。 这些宇宙暗含的法则始终都存在 , 这些规律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左右和改变的内容 。

如果说庞大的宇宙就是一座放满了外语书籍的图书馆 , 我们人类就是目不识丁的孩童 。 爱因斯坦、杨振宁之类的科学家 , 有人发现了书架的摆放顺序 , 有人自学了两行外语 。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庸庸碌碌地生活 , 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身处在一座图书馆里 , 更没有思考过这座图书馆是谁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