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向天坟在哪?彝族向天坟景点介绍
彝族向天坟是四川凉山昭觉县的景点
彝族向天坟,位于昭觉县古里片区龙沟乡阿里米村果噢乃巨的两座小山顶上 。南距古里工委约7公里,北距龙沟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 。从该处坟地和周围的地形地貌看,南北两侧为沟,山下沟谷台地为农耕,东侧为风景优美的硕嘎拉达,西靠神奇的鹫里德波(坐鹰山),昭觉县城至古里工委的公路从中穿过,这里有着许多神秘的传说 。
彝族向天坟是一种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境内的古坟墓,形状大体可分为圆形、单圆台、三圆台堆垒金字塔这三种类型 。后者由大、中、小三个圆台堆垒而成,第三台顶用石砌成凹口向天 。单圆台有两种,一种台端平面圆心用石砌成凹口向天;另一种台端向天平面用土填满 。圆环向天坟酷似井栏,环口向天 。因此统称向天坟 。是踞以观测天象星斗的观象台或天文台(刘尧汉、卢央二位先生著《考古天文学的一大发现——彝族向天坟的结构与功能》198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彝族文化研究文集》) 。最近发现的这些昭觉果噢乃巨彝族向天坟正是圆形单圆台、环口向天的向天坟 。其结构与造型十分独特 。
果噢乃巨彝族向天坟,共发现8座,东西排列 。
公路以东的一座小山顶上发现有2座 。Μ1号坟墓,直径1.90米,墓内早年被盗 。Μ2号墓,直径1.60米,保存较完整 。墓葬形状均为圆形,墓口向天 。据推测,葬前先在地上挖一圆形土坑后,在土坑内以若干块自然石板竖嵌呈圆形墓室,将尸体或尸骨或骨灰入葬其内,然后用土堆垒成圆形土堡,环口向天 。或是葬前先在地上挖一圆形土坑,在圆形土坑里以若干石板竖嵌呈圆形墓室后,将焚尸柴火堆在其中,然后,抬尸于上焚烧,最后用土填之 。发现填土未满,故意留出环口向天 。因尚未对坟墓进行清理发掘,出土情况不详 。Μ1号墓土堆,直径4.40米,残存高0.54米,墓壁由7块石板构筑 。Μ2号墓土堆,直径3.70米,高约0.60米,墓壁由九块石板构筑 。
公路以西另一山顶上发现6座分布密集的小型同类坟墓,因绿草覆盖深厚,难以测量 。两处坟地相距约100米 。
这里的墓葬分布极为密集,从暴露于地面上的墓壁石板可见,公路西侧的向天坟与公路东侧的向天坟总体构造有些差异 。一是位于公路东侧的两座向天坟相间距离达2米,而位于公路西侧的6座向天坟均相靠无间,间隔距离几乎为零,甚至发现墓壁石板共用情况 。二是公路以东向天坟的封土堆较为明显,两座各有封土 。而公路以西的6座向天坟封土不太明显,是否原来6座向天坟都为封土堆 。我们还发现构筑坟墓的石板是由自然板石经过简单的修整后,在圆形墓坑里竖嵌呈圆形墓室,然后,将尸骨或骨灰入葬,最后用土堆封成 。在构筑坟墓的石板上未发现加工琢磨的痕迹,石板的大小厚度也不等 。
果噢乃巨彝族向天坟,因尚未进行试掘,目前,坟内文化保存情况和具体的文化内涵还不清楚,墓主族别和时代也就无法断定 。因此,这处坟地亟待继续进行考古调查和清理发掘 。
附近的当地彝族农民传说,果噢乃巨这地方,在很久以前是凉山东部沙马兹莫的居住地,称其谓“兹莫赤伙”(彝族兹莫坟地) 。“兹莫”原意为王、酋长、首领,后来演变为土司 。“赤伙”意为火化坟 。并且认为,这是贵州水西阿支尼威(安氏土司)家长子阿支尼阿依继位之前的沙马兹莫的坟地 。从这里的自然环境、风水情况看,是适宜于人类居住生活的好地方 。
【彝族向天坟在哪?彝族向天坟景点介绍】(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人会有挖掘规律把一个事物做到极限的倾向
- 如何评价生命向前这本书
- 为什么汽车原地转向时的阻力会比行驶中转向阻力要大很多
- 张伦硕向妈妈吐槽钟丽缇 此前同游韩国不带妈妈
- 很干练的充满活力的微信网名 努力向上的励志微信昵称
- 如何向异地公安机关报警
- 范丞丞向杜华道歉 杜华的回应透露两人的关系
- 逆风翻盘向阳而生是什么意思
- 人民日报刊文“敲打”明星: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
- 向天果的功效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