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_当归不适合什么人

【当归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_当归不适合什么人】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部 。主要产于甘肃、四川等地 。产于甘肃岷县(古称秦州)者质量佳,习称“秦归” 。秋末采挖 。生用或酒炒用 。
【处方用名】当归、全当归、当归身、当归尾、秦当归、岷当归 。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 。归肝、心、脾经 。
【功效与主治】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血虚诸证,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肠燥便秘,咳嗽喘息等 。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当归擅长润肠通便,故血虚津伤之便秘,咸宜使用 。但对于各种情况下的大便泄泻应忌用 。如脾虚不运之大便溏薄,或肠道湿热之腹痛腹泻,以及暴饮暴食,积滞湿热之腹泻秽浊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
2.当归补血养血,其性多润而属阴,有增液助湿之弊,故湿阻中焦,湿热为患,临床表现为腹胀胃痞,食欲不振,口渴而不欲饮,四肢困倦,舌苔白腻或黄厚等症者应忌用,以免滞湿增满,湿邪缠绵,令病情久羁难愈 。
3.当归其性辛温,味甘,为著名的补血药物,适用于血虚所致的各种证候 。但肝阳痰火,肺燥咳嗽,胃阴亏损等阴津不足,有内热者不宜单独使用,以免辛温助热生燥 。一般宜配伍地黄、石斛、百合、麦冬等滋阴之品而谨慎应用,剂量也不可过大 。
4.当归为妇科要药,妇女经、带、胎、产等证皆宜选用 。但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还可温经,适用于月经量少者 。对于月经量多,血崩无度,以及血证因于热者,恐活血辛散,有失血难止之虞,故当慎用 。5.《本草汇言》云:当归“风寒未清,恶寒发热,表证外见者,禁用之” 。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当归性温,故外感温热,火热内盛,阴虚火旺等证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
2.当归为滋阴补血之品,有助湿之弊,故脾虚湿盛证,临床表现为脘闷纳呆,泛恶欲吐,大便溏薄,舌苔腻滑者不宜单味药大量内服生当归 。
3.当归生用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故慢性肠炎,大便泄泻者不宜单味药大量内服生当归 。
4.当归煎剂或流浸膏有抑制心脏的作用,故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
5.当归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故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
6.当归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故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妇女崩漏经多者慎用 。
7.《本草经集注》谓:当归“畏菖蒲、海藻、牡蒙” 。《药对》称:当归“恶湿面,畏生姜” 。
8.当归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当归不宜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因有出血性倾向的可能 。
9.补血润肠宜用生品;通经活血宜酒炒;大便溏者宜土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
10.中医学认为,补血宜用当归身,破血宜用当归尾,和血(即补血活血)宜用全当归 。酒制可加强活血的功效 。但现代有些研究则认为,当归头、身、尾所含化学成分基本是一致的,药效也无明显的差别 。
1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含有阿魏酸和挥发油成分,在宫腔内压力增高时,可加强子宫的收缩力,而在宫腔内压力不高时,则无此作用,故孕妇应慎用 。
12.肥胖之人,痰湿重者不宜用当归;肝硬化有腹水者不宜用,因用后腹水增多 。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5~15克,水煎服 。外用适量 。
【临证用药体会】
1.治疗下痢日久,脾虚气弱,中焦寒湿阻滞者,常取当归配以白芍 。水泻最忌当归之滑,而痢疾最喜当归之滑 。然当归用量宜大,一般用20~30克,重则用90~120克 。
2.当归甘温而润,辛香擅走,既可补血,又可活血,且能润肠,兼有行气止痛之功,故血虚血滞及气血瘀滞所引起的病症皆可使用,但以血分有寒者最为适宜;擅长补血调经,活血止痛,尤为妇科常用之品 。本品生用可补血润肠,酒炒能通经活络 。前人习用当归身补血,归尾活血,全当归和血 。此说可供临证应用时参考 。
3.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当归能防止脱发,滋润皮肤毛发,并使头发乌黑发亮,还能防止黄发和白发的出现,以本品配伍骨碎补、制何首乌、天麻等,疗效颇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