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为降将 但他在街亭之战中助曹魏大破诸葛亮( 二 )
以上战役,我们都能看出,张郃每战并不是即刻投入战斗,而是先认真思考、分析敌我情况,再根据具体的情形做出战略部署,故而张郃作战方式不拘一格,能因势利导 。《三国志》评价张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这正说明了张郃作战灵活多变的特点 。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张郃能在具体的战争环境,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利用有利于己方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不得不说其是一名智将 。
张郃不仅精通韬略,在战场上能驰骋纵横 。他还是一位热爱儒家经典的将领 。同时也热心于向国家推荐儒学之士 。他曾经推荐自己精通儒学的同乡卑湛入朝为官,其热心也得到了朝廷的肯定 。可见张郃并非只是一位战场厮杀的赳赳武夫,更偏向一名文武兼修的智谋之将甚至于儒将 。
不同于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其他四人,张郃是最迟一个纳入曹魏阵营的一流将领,也是五子中唯一历经曹魏三代的将领,他的落幕也相当传奇和悲壮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利退兵,张郃领兵追击,途径木门阁道中伏,右膝中箭身亡 。史料记载,当时张郃对于追击蜀军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主帅司马懿却一反常态却执意要张郃追击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司马懿是否因忌惮张郃声威而故意借蜀汉之手除去张郃 。
不过不论原因如何,张郃最终战死沙场,作为曹魏五子良将最后一个逝世,也是唯一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的,张郃宛如夕阳一般,为曹魏发挥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 。也许张郃内心明知司马懿之谋,但是出于武人的绝对服从和儒家为国尽忠的执念,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战场,在自己达到人生的巅峰之后,以一种壮烈的方式谢幕 。
从攻破黄巾到鏖战祁山,张郃一生征战无数,北至平定辽东,东到江陵伐吴,西到抵御巴蜀,数十年的征战生涯使得张郃历经沧桑,战功显赫的他最后官拜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一生亦并非每战必胜,他也有败绩,尤其是早期在汉中进攻宕渠山时,张郃就曾经为张飞所败 。令人叹息的是,在后世小说评书中,为衬托张飞、黄忠等之智勇,张郃被演绎成性格急躁、有勇无谋之辈,与其历史形象大相径庭 。不过在笔者看来,张郃既然能安稳地经历一生中的数次起伏,也自然不会在乎后世对其不甚公正客观的评说 。
【虽为降将 但他在街亭之战中助曹魏大破诸葛亮】历史中的张郃给人感觉是真实的 。因为他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波澜,但给予人一种厚重和底蕴 。张郃之一生与多数人相同,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大道平坦,起起伏伏的经历在现今看来是有血有肉的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高峰低谷,用冷静的眼光去分析复杂事件,用平静的姿态对待得失宠辱 。就如一壶老酒,张郃的一生历久弥新,他的态度和行动让他在三国乱世生存并突显,以至于青史留名 。而纵观其一生,起起伏伏却波澜不惊,无愧于名将之称号!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