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剑将军张克侠 一生和台儿庄结下不解之缘名将( 三 )


鲁南战役胜利后,粟裕将军曾这样点评鲁南作战的特点:“一是敌人阵势摆得很长,从卞庄(今苍山县)、枣庄、台儿庄一直摆到徐州附近,成为犄角之势,易于相互策应(笔者按:如果张克侠动用大运河防线上的国民党军队去策应马励武、周毓英,那么解放军的仗就很难打了 。);二是作战对象生疏,不仅有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主力部队,还有多兵种组成的快速纵队,这是过去未打过的;三是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会合作战,战役指挥员与半数参战部队之间初次接触,互不熟悉,不大摸底 。这些都使我在协助陈毅同志指挥这次战役的过程中更加兢兢业业,格外慎重 。”
【佩剑将军张克侠 一生和台儿庄结下不解之缘名将】据史料记载以及国、共两党军界人物的回忆文章,在鲁南战役发生之前,张克侠就与陈毅有了联系和接触,这为后来的“里应外合”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1945年12月,陈毅派出的密使张国恩通过国民党军第六路军一师师长、中共特别党员乜庭宾的关系,与张克侠接上了头 。当张克侠从张国恩手中接过陈毅写给他的信时,边看边露出意外和吃惊的表请 。他摆手示意随从副官退下,压低声音问张国恩:“你是什么人?”张国恩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张克侠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声说:“欢迎!欢迎!欢迎张同志!谢谢陈毅同志!你回去见到陈毅同志,请代我向他致以敬意和问候 。同时,你回去后,请尽快报告陈毅同志,就说我有重要情况和意见要向陈军长当面汇报和请示,请陈毅军长本人或派重要干部与我会面 。会面时间和地点可由乜庭宾居中联系 。”张国恩表示回去后会立即向陈毅报告 。事后,张国恩回忆说:“陈毅给张克侠写了些什么,我不得而知,但从张克侠的表情看,我猜想他一定是自己的同志 。”陈毅在接到张国恩的报告后,立即派津浦前线野战军参谋长宋时轮和鲁南区党委城工部部长王少庸去与张克侠会面,以便听取他的意见 。1945年12月31日,宋时轮和王少庸在张国恩的带领下,顺利抵达乜庭宾的师部 。乜庭宾也是第一次见到中共方面的高级领导人,异常高兴 。他一边给张克侠打电话报告,一边叫出妻子和子女拜见,并设宴为宋、王接风 。王少庸感到没有给乜庭宾的子女带见面礼,很是过意不去,便从怀中摸出一小块黄金说:“初次见面,未带礼物,甚感歉意!这点小意思,送给小侄子买糖吃吧 。” 乜庭宾一再推辞,不肯接受,经宋时轮和张国恩一再劝说,才勉强收下 。这时,张克侠与何基沣(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第33集团军副司令,也曾获赠蒋介石的“中正剑” 。)也赶到了乜庭宾的师部 。双方密谈了六七个小时,直到凌晨两点钟才结束 。在这次谈话中,张克侠和何基沣向宋时轮提出:应利用第33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希望保存实力、不愿打内战的心理,由他们劝说他按兵不动,与国民党淮海绥靖公署长官、第六路军总司令郝鹏举一起滞留于现有阵地,叫国民党第19集团军(总司令陈大庆)单独北进,以便让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消灭陈大庆部 。然后,力争冯治安、郝鹏举部向徐州退却,解放军则正好可以乘胜追击,形成对徐州的包围 。1946年1月4日晚,陈毅还亲自和郝鹏举进行了会谈,劝说他退出内战,举行战场起义 。郝鹏举表示:他一定考虑陈毅的建议 。不料,走露了消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大为惊恐 。随后,张克侠在顾的徐州行营看到了一份密件,内容有二:一是要将部队重新编组,第33集团军改为第三绥靖区,将郝鹏举的第六路军划归第三绥靖区指挥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密电解释说,这是按照蒋介石的指示,要把改编和未改编的伪军全部解决,以应对全国舆论要求惩办汉奸的强烈呼声 。二是关于进攻解放区的作战部署 。l月7日,张克侠赶到台儿庄郝鹏举部的驻地 。他在与郝鹏举交谈时,故意将蒋介石已下令解散伪军的消息透露给了郝鹏举 。郝鹏举—听,吓得脸色发灰 。张克侠趁机道:“恐怕你现在的出路也只有一条了 。”郝鹏举心知肚明,主动说:“陈军长已派人来联系过了,今天晚上再见一次面,商量具体细节 。”“太好了,这是你一生前途的关键时刻,你一定要当机立断,决不能犹豫不决!”张克侠道 。就这样,在多方面通力协作下,驻防台儿庄的郝鹏举起义了 。不过,郝鹏举是个反复无常的家伙,一年后,他又叛变了革命,最后被解放军活捉 。
从以上的史实中,可以看出张克侠的“地下战线”对鲁南战役的贡献功不可没 。正如《佩剑将军张克侠》(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4月版)一书评价的那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长期的、壮烈的、复杂的 。在这场震撼人类历史的伟大事业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出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他们有的在战场上和敌人浴血撕杀;有的在白区的虎穴中赤手决斗;有的岗位是公开的;有的工作是秘密的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崇高理想:缔造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立一个幸福的新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