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红军士兵“坐飞机上扔手榴弹”确有其事( 三 )
黄安城一战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有飞机参加的战斗,具有特殊的意义 。龙文光和他的“列宁”号战机无疑在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
被俘牺牲名垂青史
“列宁”号的诞生,武汉上空的侦察活动以及黄安城参战,重重地促动了国民党中央政府 。在国民党航委会特别会议上,军政部长陈诚传达了蒋介石的亲笔手谕:各位务将共军“列宁”号的航程规律摸清,齐心协力,将龙文光这个心头之患除掉 。不久,国民党空军先后调来十几架飞机,想从空中打掉“列宁”号,但一直未得逞 。
1932年6月,国民党出动了26个作战师、2个旅,共有30万人,对鄂豫皖和以洪湖根据地为中心的地区发动第四次疯狂的“围剿” 。蒋介石坐镇武汉指挥,先后调集了几十架飞机参战 。作为我军唯一的空中力量,龙文光经历了严酷的战争考验 。面对众寡悬殊的局面,在几次惊险的遭遇战中,他都以精湛的技术和过人胆识,避开了敌人的围追阻截 。龙文光甚至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将一架敌机击伤 。蒋介石闻知后,大发雷霆,悬赏十万大洋,捉拿龙文光 。
面对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的处境日趋不利 。“列宁”号在群众的帮助下,随着红军转移了好几个地方 。但是由于它的体积过于庞大,每次转移起来都十分费力 。最后,红军决定将飞机拆卸开来,专门调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抬着被拆卸的飞机部件,翻山越岭地与敌人周旋 。8月上旬,徐向前下令:为利于今后对敌作战,将飞机埋藏起来 。在大别山的一条偏僻山沟里,为掩护“列宁”号的埋藏,一个营的红军战士趁夜色,在山梁上顽强地狙击了敌人一个团的进攻 。与红军相处了一年多的“列宁”号,最终被掩埋在架山堡根据地回龙寺的两座墓冢间 。不久,红军主力部队撤出根据地,红军的航空局也随之解体 。
在红军主力被迫撤出根据地时,龙文光为了销毁航空局的一些重要的保密资料,耽误了撤离时间 。等到自己突围时,已经与部队失去联系 。幸亏有乡亲们掩护,才只身化装成渔民,几经辗转,于8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潜回汉口家中与妻子黄秋英相聚 。此后,龙文光一直未抛头露面 。但一段时间过后,龙文光十分担心红军战友的消息,于是他就让妻子到小店修调收音机频率,以便通过广播来获知红军的近况 。然而这个举动被国民党便衣特务发现了,从而发现了隐藏在家中的龙文光 。1932年9月10日夜,龙文光被捕入狱 。在监狱中,龙文光坚贞不屈,大义凛然 。他经受了各种酷刑的折磨,依然笑着对典狱长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我龙某既然投入了共产党怀抱,决不会再‘弃明投暗’,当上违背意志的叛徒!”国民党军政部长陈诚向蒋介石密报:“共军航空局局长龙文光在汉口捕获 。”密报中还说:“许多人替龙文光说情,中国航空缺乏人才,望能给一条活路,用其所长 。”陈诚所说的替龙文光说情的是原广东航校和留苏时龙文光的老同学、国民党航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毛邦初、张廷孟以及张有谷等人 。他们联名向国民党当局上书,请求免龙文光一死 。但未获批准 。
1933年8月9日,国民党政府以“带机投匪”的罪名判处龙文光死刑 。判决书下达后,龙文光毫无畏惧,他挥笔写下一首“绝命诗”:“千秋风雨世间飘,死生一事付鸿毛 。吾为自由空中飞,不算英雄亦自豪 。”临刑时,龙文光在刽子手强逼下仍不下跪,而是昂首高歌,大声唱起《满江红》,其势声震天地,气壮山河 。牺牲时,龙文光年仅34岁 。
得知龙文光牺牲的消息,中共中央十分悲痛,旋即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国民党军实行第五次“围剿”后,占据了鄂豫皖根据地大部分地区,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那架被埋藏起来的红军飞机 。但在根据地群众的保护下,飞机的一些重要部件,国民党一直没有找到 。就这样,在老区一条偏僻的山沟里,“列宁”号一直沉睡了20年 。老区的父老乡亲也始终没有忘记驾驶这架飞机的飞行员龙文光 。
1951年9月,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湖北军区司令员的王树声,率领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前往老区慰问 。直到这时,老区的人民才用锄头将埋藏了20年的“列宁”号分体部件挖了出来,献给了国家 。为使后人了解这段难忘的历史,如今在北京航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架按照1:1比例复制的“列宁”号样机,供人们瞻仰 。而在湖北省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一块当年留下的“列宁”号飞机蒙布,和龙文光的那首不朽的亲笔“绝命诗” 。
推荐阅读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 专家:明代中国没白猪
- 宋朝士兵与小米有何仇怨 宁饿死也不吃?
- 揭秘古代军妓 白天做女兵晚上供士兵泄欲
- 为何养马专家金日磾被汉昭帝赐葬茂陵旁?
- 古代关于身高趣事 宋仁宗根据身高给士兵军饷
- 矮小的日军为何打仗厉害 中日士兵体格谁更强
- 红军长征故事 半碗青稞面
- 百名专家破解秦俑为何人设计制作等八项谜团
- 霍去病见士兵饿死也不肯分食物 宁愿任其发臭
- 明朝土木堡之变中 有多少宫女被瓦喇士兵凌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