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中的防空黑幕 防空洞竟然卖月票

7月7日,重庆公布了大轰炸遇害者首批名单 。同日,大轰炸幸存者集会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 。重庆大轰炸造成了惨重的伤亡,是抹不去的伤痕 。《重庆青年报》刊登标有蘑菇云的日本地图,遭日本外相抗议 。网友留言说:“做为一名重庆人,对《重庆青年报》的做法感到很欣慰 。”
然而,回溯历史却会发现,这场灾难固然是由日军的暴行所造成的,但国民党政府的上下腐败,特别是防空部队的腐败,也大大加剧了重庆人民的灾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军队反腐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 。
重庆大轰炸是指中国抗战期间,从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的战略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日军对重庆实施轰炸两百余次,出动9000多架次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重庆死于轰炸者万人以上,万余幢房屋被毁,市区繁华地区大部被毁 。
日军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战略轰炸,其目的是企图通过制造大量平民伤亡,来瓦解抵抗者的士气 。
长达5年半的重庆大轰炸,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极为惨重的灾难 。这场灾难固然是由日军的暴行所造成的,然而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上下腐败,特别是防空部队的腐败,也大大加剧了重庆人民的灾难 。
地痞盗贼成了防空救护的“主力”
1937年11月淞沪抗战中失利后,南京陷入危机,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开始迁都重庆 。日军为了威逼中国政府早日投降,随即不断派出飞机远赴重庆进行轰炸 。国民政府为加强重庆空中防务,成立了防空司令部,任命刘峙任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 。
刘峙随即向军委会要求成立了专门的防空部队,下辖通讯队、防护大队、担架营、工程大队、机踏车排、警报台、对空联络哨、 情报传递哨等部门,直属防空司令部 。其实,这些所谓的防空部队大部分是由原刘峙的卫戍部队顶替的,如通讯队就是由卫戍总司令部的通信连顶替,按月由通信连伪造名册领取双份军响 。刘峙为了应付部下,规定通讯连长可多拿50元办公费,派在防空司令部工作的官兵每人每月有4元勤务津贴 。而防空部队的担架营则由卫戍总部劳动总队的一个营组成 。
劳动总队以改造流氓地痞和盗贼为名,把当时重庆社会上一部分盗窃犯(还有一部分妓女)抓来,用铁链子拴着强迫劳动,而他们的劳动所得则被上层军官贪污分赃 。当然被锁着干活的都是一些安分的犯人,甚至是一些政治嫌疑犯 。至于那些真正的扒手窃贼,却被看守们私自放到街上继续偷窃,偷来的东西就交一部分给总队的官长分赃 。
防空司令部成立担架营时,从中挑选了一部分身体强壮的去当担架兵,规定由犯人自己连环担保 。而实际上所选的都是些扒手惯贼,这些人平时穿着便衣或军服在街上进行偷窃,一有警报就到指定地点集合准备抬担架 。靠这些扒手盗贼搞救护,救护的效果可想而知 。“五三”大火中守城部队竟趁火打劫
1939年5月3日至4日,一场大火把重庆市区的房屋烧去十分之九,人员死伤无数,是重庆空前的大惨案 。造成这一惨案的主要原因,是日军飞机施放了燃烧弹,但重庆防空部队的贻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当时,驻在重庆郊区的国民党部队有6个师,还有许多独立团营单位 。火灾发生后,卫戍总部下令所有部队立即出动救火,但几乎无一响应,反而纷纷向卫戍总部索领救火器材,卫戍总部也就一筹莫展 。刘峙只知道在电话里训斥那些师团长:“你们如果不把火扑灭,我就杀你们的头 。”而那些师团长却把困难数了一大堆 。直到第二天下午,在舆论责难下,刘峙下令,担一挑水给一元钱,这才调动起数万军队参加救火 。本来起初只有二十多处火头,此时已经是满城大火,广大市民的损失极其惨重 。
而火灾发生后,许多达官贵人都直接打电话给防空司令部,要求派救火车去 。当时并没有统一指挥防火的机构,防空司令部也只是临时抓差,达官贵人们常常持刘峙手令调动正在救火的车辆去先救他们的宅第,以致火势很快蔓延全城 。此外,在着火的第一天晚上,社会上就发生多起抢劫财物的案件,多半是散兵游勇干的 。军政部所属监护大队担任菜园坝一带的警卫责任,但他们自己就趁火大肆抢劫 。群众报到卫戍总部,卫戍总部竟不迅速采取措施,却用电话询问该大队有无此事 。因电话线路已遭破坏,电话没有打通,最后竟然不了了之 。
火灾之后,大量疏散居民下乡,很多未被烧完的东西都被留城部队搜刮一空,烧剩的木头积存起来当柴烧,损毁的房子略加修理即占为己用,以后竟然向房主索取高价赎回 。大火后,许多救火部队竟竞相比较看谁在火场发的财多 。防空情报所的防空情报要出钱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