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白求恩 走近延安窑洞的忠诚加拿大朋友

抗日英烈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人 。加美援华医疗队医生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
诺尔曼白求恩烈士简介
诺尔曼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 。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高度责任心,堪称模范 。他虽年近五旬,但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 。1939年10月下旬,在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终因伤势恶化,感染败血症,医治无效,于 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诺尔曼白求恩烈士生平经历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890年3月3日生于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 。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采访人员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曾在欧美一些国家观摩、实习,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 。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
加入共产党
加拿大共产党认为,1935年加入该党的白求恩是为了投入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 。但是一些西方人认为,白求恩的动机完全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这种看法非常值得怀疑 。基本的事实是他一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就去了西班牙帮助反抗法西斯的民主斗争,接着又去中国帮助共产主义者对抗日本帝国主义 。最新关于他的传记,LarryHannant所著的ThePoliticsofPassion,里面也记述了他拒绝在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工作而去帮助中国共产主义者 。
来到中国
1936年8月,德、意法西斯入侵西班牙,白求恩毅然放弃在医务界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参加了加拿大援助西班牙的人民志愿军 。他担任了战地救护队长,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抢救伤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白求恩得知后,极力呼吁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在白求恩的请求下,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批准他携带大量医药器械¤,于1938年1月来到中国 。
白求恩到达延安,见到毛泽东同志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郑重地递交党证,然后详细说明他的工作计划,请求派他到前线去 。他说:“我不是为生活享受而来的!需要照顾的是伤员,不是我自己!”在晋察冀边区抗日前线,他同八路军士兵、乡村老百姓一样,穿草鞋和粗布衣裳,吃玉米棒子和山药蛋 。有个翻译劝他说:“你是军区卫生顾问,贡献比我们大得多,吃好点,保证身体健康,也不算特殊 。”白求恩却说:“贡献也不是银行里的存折,贡献大就应当向人民伸手要更多的利息 。我是个共产主义战士,怎能向党、向人民要求特殊呢?”白求恩本着“一切为伤员着想”的原则,废寝忘食地工作,从不顾及个人安危 。
为了能及时抢救伤员,他总是把救护所设在离前线较近的地方 。在战斗中,白求恩常常连续为伤员动手术,几十个小时不能合眼 。在河间、齐会战斗中,白求恩的手术室就设在离前线几里地的一座小庙里 。日寇的炸弹落在小庙后院,炸塌了庙墙,但白求恩岿然不动,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直到为115名伤员施行手术后才转移 。为了挽救伤员的生命,白求恩曾几次献血,最后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
1939年10月,日军发动了大规模“冬季扫荡” 。在摩天岭前线,战斗非常激烈,敌人离医疗队所在的村子越来越近,但白求恩坚持为最后10名伤员做手术 。当手术室外枪炮大作,子弹横飞时,白求恩想到的却是怎样保住伤员的腿 。直到做好最后一例手术,白求恩才放心地撤离 。就是在这次手术中,他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第二天他仍坚持为伤员动手术,结果伤口开始发炎、剧痛 。
个人贡献
白求恩在1935年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曾经访问苏联,看到了那里医疗健康福利的优点,回国后大力推动全民健保,并曾身体力行为穷人免费医疗 。
1936年至1937年他到西班牙作为支持国际反法西斯志愿者投身西班牙内战 。在此期间他创办了一个移动的伤员急救系统,成了日后被广泛采用的移动军事外科医院的雏形 。为了输血以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运输血液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