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白刃战 日军被“新式武器”红缨枪唬住
满地是残肢,满身是鲜血,满耳是惨叫……冷兵器杀伤人体的惨景,远比热兵器杀人更令人震骇 。然而,在抗战白刃战中,在抗战白刃战中,面对日寇的无耻侵略,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国军人硬是发出了“必须有刺刀30米内见红的能力”的呐喊 。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下,他们无所畏惧向前冲去,用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压倒日寇嚣张的武士道气焰!
白刃战的拼刺,很少杀得一个不剩,往往是一方心理崩溃,或夺路而逃,或弃械投降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由信仰、血性、胆量和勇气汇集而成的一种精神!正是源于这种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中日两军之间的白刃战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完胜而告终 。中国军人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留下的那一帧帧惨烈画面、一个个惊险故事和一段段动人传奇,至今仍值得我们铭记 。
日军特色
日军视白刃战为最能表现血性的作战方式 。因此,在中国战场上,刺刀往往在打完子弹后派上用场,表现侵略者的凶残
有谁知道日军在二战中制造出的冲锋枪和刺刀数量?
【抗日白刃战 日军被“新式武器”红缨枪唬住】答案分别是2万多支和680万把!
殊不知,近战中最实用的兵器非冲锋枪莫属 。二战时,苏军使用的PPS冲锋枪每分钟可射出700-900发子弹,在百米内的近战中对付人海战术,堪称“大杀器” 。日军研制冲锋枪的水平尽管不如苏、美、德等国,但还是能够生产出来 。但日本于1940年才开始给部队装备冲锋枪,而且主要配备给海军空降部队和坦克兵,没陆军的份 。
日军为什么弃冲锋枪而就刺刀?难道脑子进水了?
日军有两大作战信条:其一,精准射击 。日军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兴奋莫名,总结出“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要胜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的经验,当宝一样供着,并以之指导枪支设计,于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研制出射击精度极高的步枪,这就是中国人熟悉的“三八大盖”(因枪机上设计了防尘罩,故称) 。日军使用该枪的历史长达40年(1905-1945),可见其钟爱程度 。其二,近身肉搏 。日军视白刃战为最能表现血性的作战方式 。因此,在中国战场上,刺刀往往在打完子弹后才派上用场,扮演终结者的角色 。日军在冲锋枪上甚至重达20斤的机枪上也加装了刺刀,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可见其对白刃战的喜好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 。
日军不爱冲锋枪却垂青刺刀,还有一个重要考虑——省钱 。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做什么事都崇尚节俭,连子弹也是 。《东史郎日记》里就说,在日军眼里,“子弹像金币般值钱” 。冲锋枪的适用对象是一群敌人而非单个敌人,基本乱打一气,难免浪费不少子弹,这是追求精准和提倡节约的日军难以接受的 。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之所以采取活埋、烧杀、溺毙、刺杀,甚至车轧等手段,除了残忍,就有节约弹药的考虑 。
日本人崇尚节俭的直接表现就是精打细算 。日军制造1支冲锋枪,造价是1支三八式步枪的3倍 。加上子弹,造1支冲锋枪的钱,可以造5支三八式步枪 。精细的日军一盘算,还是步枪吧 。这个选择看似精明,实则愚蠢,日军自鸣得意的三八式步枪在美国人眼里,不过是“一个能够发射子弹的中世纪长矛” 。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其他战场很少与美军、英军等打白刃战,只在中国战场采用这种属于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实乃藐视中国军人武器不行 。当时,中国的兵工厂基本造不出像样的冲锋枪,也缺乏其他厉害的近战武器,使日军打起白刃战来,不必担心被成片撂倒 。
初不如寇
中国军人杀红了眼,往往不顾手里的家伙比鬼子短,在对方刺入自己身体之后,迎刃而上,也刺中对方,同归于尽
必须承认,抗战初期,白刃战中单挑,中国军人一般不是日寇的对手 。
不论是战史记录还是老兵回忆,日军在白刃战中面对中国军人,优势明显,常常是一个顶几个 。以百团大战为例,在白刃战中要对付1个日本士兵,至少需要3个八路军战士 。作为晋察冀军区最精锐的冀西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总结教训时专门讲到“白刃战”,指出日军“体力好、技术好”,八路军“损失甚大” 。
鬼子为什么能够如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起仗来,手中的家伙太重要了 。近距离白刃战,讲究“一寸长一寸强” 。冈村宁次曾认为敢与日军拼刺刀的只有蒋介石的中央军,而中央军装备的拼刺步枪是中正式步枪,日军的拼刺步枪则是三八大盖,不妨将两者比较一下 。加装刺刀后,中正式步枪长1.685米(枪身1.11米 刺刀0.575米),三八式步枪长1.801米(枪身1.276米 刺刀0.525米),相差超过10厘米 。这意味着什么呢?你不妨先量一下自己前胸到后背的距离,就会发现,如果你用的是中正式步枪,刀尖还没碰到对方,鬼子已经刺中你 。
推荐阅读
- 日媒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后代现在在哪里?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采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采石之战的简介及影响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三英战吕布是哪三英 三英战吕布故事简述
- 古代皇帝房事 后宫佳丽生理期“带血作战”
- 芈月传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的一位公主
- 大唐最悲壮的战争 睢阳之战6000人对抗13万
- 春秋战国政治 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
- 东北军阀张学良轶事 学庞德死战却失败弃棺而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