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韦后之乱:揭唐中宗皇后韦氏乱政夺权之谜

韦后之乱是指唐中宗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韦皇后毒死中宗,阴谋夺权 。景龙四年(710)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欲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 。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少帝 。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 。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 。韦后之乱,终告结束 。
什么是韦后之乱?
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指代中国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 。韦氏(?~710),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弘道元年(683)中宗即位,次年,立为皇后 。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 。期间夫妇二人同经风雨,故而中宗对韦后有极高的信任 。
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 。作为信任与报答,中宗每次临朝,韦后即置幔坐殿上,预闻政事 。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宫中女官)上官婉儿主持撰述诏令,以武三思为相 。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 。武三思通过韦后及其爱女安乐公主,诬陷并迫害拥戴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敬晖等功臣 。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的人处以极刑,武三思因而权倾人主,作威作福 。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遭到韦后厌恶;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武三思子)经常侮辱重俊 。重俊于神龙三年七月发动部分羽林军杀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安乐公主,因相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重俊被杀 。武、韦集团权势依旧不减 。此时内地水旱为灾,户口逃散,民不聊生 。中宗却与韦后恣为淫乐,不理朝政,还处死上书告发韦氏乱政的人 。据说,景龙四年(710年)韦氏惧怕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想要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 。
中宗驾崩后,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唐少帝 。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 。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即唐睿宗 。韦后之乱至此结束 。
详细经过
嗣圣元年(公元六八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从均州(今湖北均县)通向房陵(今湖北房县)的乡间大道上,几辆马车在慢慢地行驶 。第一辆车上坐着的一位青年男子,面容樵悻,目光呆滞,似乎有重重的心事和无限的忧愁 。他就是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称帝以后,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幽禁在皇宫中一所冷落的庭院中 。后来,又被流放到遥远的南方 。此时,李显正是在流放途中 。他望着碧绿的原野,深深感到这充满生机的大地和自己的心绪是那样不谐调 。妻子韦氏的车辆就在他后面 。想到妻子,李显不由得回头望望 。韦氏是中宗当太子时被纳为妃的,嗣圣元年立为皇后,中宗被废,她也遭贬黜,随从前往房陵 。韦氏刚刚生个女孩,身体还很虚弱,旅途中车子的不停颠篱更增加了她的痛苦 。因为在途中生产,没有来得及准备,李显和韦氏只好用自己的衣服把女孩裹起来,于是他们便给这个孩子起名叫“裹儿” 。和父母痛苦得难以入眠不同,裹儿常处在熟睡之中 。韦氏后面还有几辆车,分别载着他们已经长大的孩子,奴仆和一些用物 。李显和韦氏到达房陵以后便定居下来 。他们在房陵期间,武则天多次派遣使臣前去探望 。每当听到使臣到来的消息,李显总是心惊肉颤,坐卧不安,甚至想自杀 。倒是韦氏比较豁达,她劝李显说:“福祸相依,总会变化的,为什么要想到死呢您用不着这样害怕 。”李显和韦氏就这样相依为命,在房陵共同度过了十多年艰苦的生活,夫妻间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每当夜幕来临,繁星满天的时候,李显遥望星空,回亿当年皇宫中的太子生活,便向韦氏保证,一旦重登帝位,定让她各方面快快活活 。因为朝中老臣狄仁杰常劝武则天要念及母子之情,吉项,李昭德等大臣也多次谈起让中宗李显复位,又因为武则大已经七十多岁,体弱多病,也时时想起远在他乡的李显,于是,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李显又被迎回宫中,韦氏也相随返回 。李显刚回到宫中时,对外保密,他被武则天藏在一个大帐子里 。
一天,武则天召见狄仁杰,又谈起庐陵王李显,狄仁杰慷慨陈词,泪流满面,情绪非常激动 。武则天派人把李显从帐子中唤出,推到狄仁杰面前说:“还你储君 。”狄仁杰见是李显,赶忙返到阶下一边哭一边行礼 。过了一会儿,狄仁杰又对武则大说:“太子回到宫中,大家都不知道,难免有人还要议论 。”武则天认为狄仁杰讲得有道理,就又用隆重的礼节,公开把李显从龙门迎进皇宫 。对此,文武百官都感到非常高兴 。神龙元年(公元七0五年)正月初二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玮,左羽林将军(1)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乘武则天生病之机,发动宫廷政变,捕杀了武则天的亲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迎皇太子李显监国 。武则大看大势已去,便在正月初三日让位给李显 。初四日,李显即位于通天宫 。不久,他恢复唐的国号,一切礼仪制度也都恢复到高宗永淳年间的老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