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鲜为人知的青海平叛 投降的马家军复叛( 二 )


其实,虽然赵遂等青马军将领在我大军压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无奈投诚,但骨子里是不情愿的 。从高官厚禄大权在握一下子成为俘虏,并不是他们想得到的结果 。对于共产党人和解放军,他们是仇视的 。因此,在向我军投诚前,这些青马军高级将领们指示部下将枪支弹药等军用军火物资埋藏地下,打算伺机而动 。虽然在与我解放军的战斗中青马军失败了,但这些军官们总认为是我军的人数占了绝对优势,内心中是不服输的 。一有时机,这些人就凑在一起,商讨进行反叛,“报仇雪恨” 。1950年初,我驻青海的一野部分主力部队奉命调入新疆平叛,那些青马军投诚将领们以为时机来了,便商议鼓动一些将领们逃离训练班招集旧部发起叛乱 。于是,原青马部82军骑8旅长马英、112旅长马云山、国民党青海省参议长马元海等高级将领便悄悄地逃离西宁,四散至青海、甘肃召集旧部,搜罗枪支弹药,并约定在青海各处举事,武装暴乱 。
劲旅出击 狼烟平息
1950年5月8日,原马步芳第82军旅长马云山,在平凉、固原地区串联匪特,组织发动叛乱,被称为“五八”叛乱 。叛匪组织的“忠义军”下设4个团,有长、短枪97支,轻机枪2挺,冲锋枪3支 。后扩充为19个团、1个混合旅,有匪徒2000余人,妄图攻占泾源、固原、西吉县城,颠覆人民政权 。5月8日凌晨,叛乱分子分别袭击平凉安国区政府和西、海、固地区区、乡两级政府,杀死杀伤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337人,抢劫枪支45支、手榴弹395枚、子弹223发,并抢粮食、财产等,还杀害了固原张化区委书记李洪财等 。次日,1000多叛众攻占平凉,拟再攻泾源 。匪团团长马成龙等在固原县扩充回族匪徒千余人,企图攻占西吉县城 。西北军区派骑兵第2旅、骑兵第4团、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平息叛乱 。在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下,叛军迅速分化瓦解或溃散 。匪首马云山因内部矛盾激化,被同伙击毙 。至7月底,“五八”叛乱被平息 。共击毙叛匪174名,击伤24名,俘虏168名,投降400名,缴获各种枪支520多支(挺),子弹3300多发 。1951年4月2日,原青马部82军骑8旅长马英勾结湟源县党部执行委员、自卫队中队长马国瑗和宗教上层人士马国琏以及反动教主密谋策划,成立“中央新编第三团”,公开进行武装叛乱,被称为“四二”叛乱 。当天,叛匪1000余人将正在组织斗争恶霸地主的湟源县白崖区土改工作队包围,杀死砍伤工作队成员39人,轮奸女工作队员6人,抢去手枪29支 。随后数千余叛匪围攻湟源城数日,袭击土改工作团,抢夺枪支、粮食,破坏公路桥梁……参加叛乱的平民达近万人 。先后有解放军战士、农民积极分子和土改工作队员300余人被叛匪残杀 。致使6个区37个乡的基层政权陷于瘫痪,很多区乡土改工作被迫中断 。西北军区派遣步兵第8师3个团,骑兵第6师2个团以及海东、海北军分区2个营、及各县公安局、县大队、武工队共同平息叛乱 。经多次激战,叛乱队伍瓦解,被裹胁的乌合之众全部溃散 。马英、杨枝云、马国瑗等匪首先后向人民政府投诚,叛乱遂被平息 。平叛中,共击毙叛乱分子451人、击伤23人、俘虏420人,共缴获各种枪支108支(挺),子弹2600多发,手榴弹63枚,刀、斧、矛等武器3000余件 。
1951年4月,原青马军围攻我西路军的总指挥马元海联络匪军官韩效侠等人,阴谋在青海小峡地区组织反革命暴乱 。在叛乱前,韩效侠窜到湟中二区造谣惑众,诬蔑“解放军是汉人的军队要杀回灭教”,说什么“解放军是河里的水长不了”等等 。并带领匪徒四处抢劫,惨害群众,杀我干部,威胁群众参加匪乱 。1951年4月27日,韩效侠窜回小峡家中,假装向我政府缴枪,杀害我二区区长王健同志和小峡乡长张生祥,阴谋得逞后,潜入地下,组织叛乱 。6月9日拂晓,马元海、韩效侠纠集匪徒700余名,公开叛乱,占领了小峡,切断了甘青公路,并驱赶三十里铺附近村庄的群众到三十里铺,叫嚣各村45岁以下男子自带马匹武器进犯乐家湾 。扬言:“谁家不去,要杀死老幼,烧掉房子 。”
马匪叛乱后,我西北军区立即调驻鲁沙尔的二师五团主力,前往围剿 。五团于8日晚进入小峡附近集结,9日拂晓向占领小峡的叛匪发起攻击 。在我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叛匪迅速溃散,此役共击毙叛首马元海等37名,俘获匪94名,其余残匪向小峡东北方向逃窜,我军乘胜追剿,在红庄曹家堡附近又俘叛匪70余人,活捉匪首韩效侠 。被胁迫参加叛乱的群众,经过剿匪部队宣传党的平叛政策,解除了顾虑,向解放军坦白登记,经政府宣传教育后,向区人民政府登记并交出长枪200余支,驳壳枪2支和一部分子弹,获得了宽大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