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的暴行( 三 )
7月12日 , 联军决定分两路攻天津城 。一路从白河东岸向北进攻三岔河口水师营炮台及天津城东北 , 切断河东清军及义和团与城内的联系 , 此路联军约3000人 。一路进攻天津城南门 , 兵力约4500人 。
当时 , 清军各部大都驻守在城外各地 , 城内驻军很少 , 而且建制杂乱 , 没有统一指挥 , 也没有坚守防御的准备 。义和团则分散于城内外各地 , 也没有统一的指挥 。
7月12日夜 , 白河东岸的联军向北进攻 。13日上午 , 联军炮击城东北壕墙外的火药库 , 引起爆炸 。联军趁机强攻清军阵地 , 清军向北郊溃退 。联军进抵东北城下 。白河西岸的联军也于13日向天津城南门进逼 。南门外清军奋起抵抗 。14日 , 联军攻入城内 。义和团与进城之敌展开巷战 , 打死打伤敌军数百名 , 但终于经不住敌强大炮火轰击 , 被迫后撤 。联军则北上配合城东北的联军夹攻水师营炮台 。该处的义和团和部分官兵 ,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仍大量杀伤敌人 , 最后才撤出阵地 。当日 , 联军占领天津 , 洗劫全城 。在城内抗击的义和团大部惨遭杀害 , 退出城外的义和团又遭帮办北洋军务大臣宋庆所部的屠杀 , 伤亡数千人 。而驻守城外的清军2万余人却在敌人攻城时临阵脱逃 。裕禄于城破前一天即随宋庆一起逃往杨村 , 马玉昆部则逃往北仓 , 只有义和团始终顽强战斗 。
天津保卫战最终失败了 , 失败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清政府的以战求和政策和前线指挥官畏敌怯战 。本来 , 天津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官兵在围攻紫竹林租界时 , 杀敌热情很高 , 战场形势也很有利 , 从兵力对比上也占绝对优势 。但恰恰在战斗最关键时刻 , 清政府转战为和的态度日渐明朗 , 派中日战争中不战而退的宋庆来天津充当裕禄的助手就说明了这一转变 。宋庆一到天津 , 便大肆镇压义和团 。在战斗中 , 清军让义和团打头阵 , 自己却从背后射击义和团 。这一卑劣行径 , 极大地破坏了天津的反帝爱国形势 。加上指挥战斗的裕禄等人 , 没有坚守天津的决心 , 遭到进攻便弃阵西逃 , 使联军在2天内即攻占天津全城 。
联军攻占天津后 , 各国侵略军对全城实行分区占领 , 并成立以俄、英、日3国为首的天津都统衙门 , 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 。
北京陷落与联军扩大侵略
天津失陷后 , 清政府一面命令从天津撤离的部队在北仓、杨村等地设防 , 一面调派其他部队增强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防御 。京城内有驻军六七万人 , 还有5万义和团在京内 。总计京津一线 , 清兵力在10万左右 , 义和团7万左右 。
联军占领天津后 , 继续调兵遣将 , 准备进犯北京 , 至8月初 , 联军在津兵力已达3.4万人 。8月3日 , 联军拟定了集中兵力攻占北运河两岸各战略要点 , 最后夺取北京的作战计划 。
8月4日夜 , 联军集中1.8万人从天津出发 , 沿北运河两岸向北仓进犯 。8月5日2时许 , 联军进攻清军第1道防御阵地刘家摆渡、韩家树、火药局等据点 , 清军溃退 。5时左右 , 第1道防御阵地完全被敌攻破 。联军继续进攻清军第2道防御阵地 。联军一部绕至清守军马玉昆部后 , 使其腹背受敌 。在联军前后夹击下 , 清军且战且退 。附近义和团数千人赶来助战 , 虽然给联军以不小打击 , 但也没能阻住联军进攻的势头 。上午9时 , 北仓防线及北仓据点全部落入敌手 。此战 , 联军亦付出了死伤600余人的代价 。8月6日晨 , 联军乘胜分路进攻杨村的清军阵地 。驻守此地的宋庆军一触即溃 , 与北仓退下来的马玉昆残部一起退往通州方向 。直隶总督裕禄逃至南蔡村后自杀 。8月8日 , 南蔡村失守 。
在清军丢失北仓、杨村前 , 清政府命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统率各地来的勤王师前往河西务防御 。8月6日 , 李秉衡率军离京 , 8日至河西务 。9日晨 , 清军尚未构筑完防御工事 , 联军即已包抄过来 。李秉衡督各路清军迎战 。但有的部队稍战即溃 , 有的部队虽作战勇敢却因兵力不足而无法击退联军的进攻 。马玉昆率残部路过河西务 , 却遇敌不战 , 一直溃逃到南苑 。李秉衡目睹数万清军不战而逃 , 极为愤概 , 却又无法阻止 。8月10日 , 李秉衡退至张家湾 , 次日自杀 。联军次日夺占张家湾 , 并派兵袭击通州 。通州守军弃城而逃 。8月12日 , 联军不战而取通州 。在短短8天之内 , 不足2万人的联军连续攻占数万清军防守的北仓、杨村、河西务、通州等战略要地 , 直逼北京 , 这是清军被失败主义所支配的结果 。除少部清军和少数将领及义和团英勇抗敌外 , 多数清军将领都是一触即溃甚或不战而退 。兵败如山倒 。李秉衡虽有决心 , 却也无力回天 , 因为军心已散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