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哪场战斗令英军大声喊“中国顶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日军侵入缅甸 。应盟军的邀请 , 国民政府派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2年3月 , 一支名不见经传的部队 , 新38师113团在团长刘放吾的率领下 , 在缅甸仁安羌击溃了正在包围英军的日军精锐部队 , 解救出7000余人的被围盟军 , 取得了中国远征军在境外的首次胜利 。
113团隶属张轸的第66军38师 , 属于非蒋介石嫡系 , 而三十八师又非张轸的嫡系 , 所以有人称113团为“杂牌中的杂牌” 。对于113团取胜的原因 , 刘放吾曾谦虚地认为:由于战前113团官兵严格训练枪法 , 再加上英军炮火命中率高 , 日军过于骄横轻敌——这些原因综合促成了仁安羌大捷 。
赶赴前线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 , 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并迅速攻占东南亚 , 1942年3月上旬进占当时的英属殖民地缅甸首都仰光 。
日军在占领仰光后 , 分兵三路北犯 。仁安羌位于缅甸曼德勒西南250公里 , 南临因河 , 西临伊洛瓦底江 , 北靠平墙河 , 东接山脉 , 是缅甸的大油田 , 当时年产量达100万吨 , 从而成为日军夺取的重要战略目标 。
当时 , 英军人数虽多 , 但士气全无 。为了尽早撤退 , 他们于15日开始炸毁油田 。日军33师团长樱井闻讯后即命属下两个联队火速赶到仁安羌 , 企图断绝英军退路 , 继而实施包围 , 全歼英军守卫部队 。
此时 , 正值国民政府应盟国的请求 , 向缅甸派遣远征军 。14日下午5时 , 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命令113团支援英军 。113团在团长刘放吾率领下 , 在16日午后4时火速向仁安羌进发 。
113团虽然是由税警团改编而成的部队 , 不属于“中央军” 。但在团长刘放吾的带领下 , 有着过硬的本领——他们平时注意训练 , 每人每天至少跑5000米;全团官兵实弹射击的成绩由团长亲自抓 , 因此命中率达到七成以上 。士兵多是邻里乡亲 , 是团长刘放吾从家乡招募而来的 , 他们彼此扶持照顾 , 非常有凝聚力 。
刘放吾率全团官兵到达仁安羌后 , 立即挺进到平墙河河岸 , 并派副团长曾琪赴河岸附近侦察敌情 。这时 , 侦察兵发现有小股日军在113团附近活动 , 刘放吾当即命令3营发起攻击 , 一举消灭了这部分日军 。在观察敌情后 , 刘放吾立即向孙立人建议 , 应该首先夺取跨越平墙河上的大桥 , 消灭北岸的日军守军 , 然后再夺取仁安羌 。他的计划得到了孙立人的批准 。
首战告捷
18日凌晨 , 刘放吾率领各营在英军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 , 向平墙河北岸的日军发起进攻 。已经包围英军的日军虽发现腹背受敌 , 但轻视中国军队 , 他们一面用大炮向113团阵地猛烈轰击 , 一面组织反击 。刘放吾组织火力打击敌人的火力点 , 并命令部队向敌阵地迅速发起进攻 。午后4时左右 , 113团攻克敌军阵地 , 日军纷纷向河对岸逃去 。当天晚上 , 刘放吾命部下彻夜守卫 , 为防止敌人夜间反扑 , 派小部队向对岸之敌实施骚扰 。
此前 , 被围困的英军也得知中国远征军前来营救 , 在18日也配合113团发起进攻 , 却被日军击退 , 于是再次向孙立人求援 。孙立人当即回应说:19日拂晓会发起进攻 , 并保证一定救英军突围 。
拂晓攻击前 , 英军将领斯利姆却对刘放吾的能力有些“不放心” , 孙立人当即邀请斯利姆一同赴前线视察 。在前线的刘放吾立刻明白了斯利姆的用意 , 邀请他到各营部视察 。视察完营部后 , 又邀请斯利姆“往连部走走” 。这让斯利姆很尴尬 , 因为他看到113团进攻即将开始 , 心里有些害怕 。但在刘放吾的再三邀请下 , 他只好鼓起勇气 , 和刘放吾一起视察了前沿连部 。斯利姆抵达连指挥所时 , 113团进攻的枪炮声已经响起 , 刘放吾在阵地上看着斯利姆 , “露齿而笑” 。
解救盟军
送走斯利姆后 , 刘放吾命令2营在正面牵制住日军主力 , 自己率领其他各营 , 向日军阵地的右翼包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