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方面解读平型关战役 天气帮了八路军大忙
1、拽着马尾巴闯激流
1937年9月24日午夜时分,部队向伏击地域奔袭,天降大雨导致山洪暴发,水深齐腰 。军情火急,战士们把枪弹挂在脖子上手拉手闯激流,有的拽着马尾巴趟过去,按时到达伏击地域 。一夜的大雨冲刷掉了行军的痕迹,使日军丝毫没有察觉 。
2、“口袋阵”实际是一面设伏
八路军3个团在山谷一侧设伏并非两面夹击设伏,一是对面山崖陡峭敌人难以攀登,二是设伏时间紧急加上大雨,对面设伏容易留下痕迹暴露目标 。
3、战斗打响顺序有讲究
685团“打头”,687团“断尾”,686团“斩腰”,而且指挥员在作战部署时特别强调:打响的顺序为685团先开火,再687团、最后686团,确保最大限度地把敌人集中围歼 。
4、铡刀成为困敌的“秘密武器”
要想将敌军全歼就必须困住他们的汽车,但用埋地雷、破坏公路等方法会打草惊蛇 。战士们想到了好办法:埋设铡刀 。铡刀刀锋锋利、刀背宽、稳定性好,战士们连夜埋好并精心伪装 。日军汽车碾上铡刀后外胎被割裂导致爆胎,被困在伏击圈内 。
5、新兵萧宝虎一炮制敌
激战中,685团2营炮班连打两发炮弹都未命中目标,新兵萧宝虎临危受命 。他是名刚入伍的拉火手,打实弹还是第一次 。瞄准目标、装定标尺、检查高低,随着班长“预备——放!”的口令,炮弹直扑敌坦克将其击毁 。
6、布鞋是山地争夺战法宝
【六个方面解读平型关战役 天气帮了八路军大忙】在抢占老爷庙制高点时,由于暴雨刚过,日军笨重的皮鞋、皮靴阻碍了其机动性 。686团3营战士们的布鞋,这时候却成了登山的制胜法宝 。虽然日军抢先爬山,但八路军战士却先一步到达山顶,一顿猛烈的手榴弹让敌人滚落下山 。
推荐阅读
- 解读历史真相: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
- 解读抗日战争 侵华八年日本在中国死了多少人?
- 解读水浒林冲豹子头绰号的由来
- 康有为自食其言纳六个小老婆 一个比一个年轻
- 西游记最奇葩解读 孙悟空本是女儿身八大理由
- 揭秘古人选择墓地的考虑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 解读张无忌为什么选择了赵敏而不是周芷若
- 朱元璋死后竟然让四十六个妃子陪葬孝陵?
- 千古风流人物 迷倒六个君主的奇女子萧皇后
- 揭秘史上六个神奇预言 武则天被预言到当女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