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眼可能收到外星人信号了?中国科学家:目前没时间处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中国天眼”建成的那一天开始 , 人们就在好奇:它到底能不能发现外星人?甚至有人说:如果人类真的有一天接收到了外星人的信号 , 那么第一个接收者就是中国天眼 。
这么多众说纷纭的言论 , 都是来自于民间 。 那么 , 科学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最近 , 我国科学家发表了一个令人震撼的言论 , 他说我国的望远镜可能已经接收到了外星人的信号 。 这是怎么回事呢?
2016年9月25日 ,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 , 绰号中国天眼)正式落成 , 我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巨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 比第二名的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大了150米 , 综合观测能力更是后者的10倍以上 。
从FAST落成的那一天起 , 大家就期待着它发现外星人的消息 。 不过 , 这几年时间里 , 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相关的消息 。 不过最近 , 我国科学家竟然罕见地表示 , FAST有可能已经接收到了外星人的信号 。
提出这个说法的 , 是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彭勃 。 他表示:“FAST收到的信号里也很可能有外星文明信号 , 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时间去识别 。 ”
不论是可能存在的外星人信号 , 还是宇宙中的各种辐射 , 说到底都是电磁波 , 只不过频率各有不同 。 即便是频率相似的信号 , 也可能有不同的来源 。 因此 , 当它们混杂在一起的时候 , 如何发现其中最特殊的一部分 , 并且识别其来源 , 就非常关键了 。
然而 , 别说一个个寻找来源了 , 就算是把它们一个个进行识别 , 就已经相当困难了 。 这是没办法的事 , 因为“中国天眼”实在太厉害了 , 它接收到的海量数据 , 远远超出了我国天文学家能够处理的范围 。
根据我国天文学家的介绍 , 每一年 , FAST就能够产生差不多20PB的科学数据 。 1PB=1024TB , 1TB=1024GB , 也就是说 , FAST每年获取的数据量就是差不多2000万GB!平均来说 , FAST每年能够观测5300个小时的时间 , 这么算下来 , 平均每秒钟 , 它就能接收1GB的数据量 , 2018年时峰值数据率甚至可以达到每秒38G!
这不仅对我们处理系统的CPU、带宽等等硬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 而且庞大的工作量也是目前科研工作者所无法解决的 。
为了解决数据堆积的问题 , 我国还特意建了一个FAST的数据中心 , 位于贵州的贵安新区 。 FAST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 , 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 可以储存100PB的数据量 。 不过 , 按照FAST目前惊人的效率 , 恐怕扩容的日子也不远了 。
在这些数据中 , 研究人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FAST主要研究的天体或现象 , 比如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等等 。 至于外星人的信号 , 恐怕还要再等等了 。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 FAST的建设面临过许多困难 。 从1994年提出构想到今天取得卓越成就 , 离不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 。 彭勃还专门出了一本书 , 真实再现了我国科学家为了建设FAST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
不仅仅是我国的FAST , 世界上许多航天项目所获取的数据 , 都超出了科学家的处理能力范围 。 比如世界上最著名的寻找外星人的项目——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 也因为数据量过于庞大 , 不得不借用公民科学家的电脑 。 后者可以在电脑上下载应用程序 , 电脑就会利用闲置的资源在后台分析数据 , 寻找可能存在的外星人信号 。
尽管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 , 不论是FAST还是SETI , 目前都没有任何足够特殊的信号让我们产生外星人的推测 。 但科学家们相信 ,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