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寻找外星生命时,我们或许犯了重大错误,只是想找人类的“替身”】如果有人问你 , 外星人长什么样?我想十有八九的人在脑海中 , 会浮现出《E.T.外星人》这部电影 , 里面有一个叫做“小灰人”的外星人 , 它有着与人类一样的四肢、躯干、眼睛、鼻子和嘴巴 , 只是在皮肤的质动、脖子长度、毛发以及其它一些细节方面 , 与地球人有着较明显的差别 。 这个外星人的造型 , 也被后来的许多科幻电影所采用 。
从人们对这个造型的第一感觉上看 , 虽然看上去很别扭 , 但是基本没有人会觉得它恐怖 , 也没有人对之反感 , 就像外星人天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似的 。 实际上 , 按照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 这种通过影视展现出来的外星人形象 , 或者说是压根在人心底里外星人的形象 , 都是人潜意识里的影像 。 而当我们试图想象或者理解从来没有见到的事物时 , 通常会默认为我们已经见过的事物 , 或者是由多种事物的片段组合而成 。 就像做梦一样 , 梦里的人或者景象 , 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过的或者组合起来的一样 。
由此 , 我们联想到科学家们数十年来 , 一直致力于寻找外星生命的探索 。 在对地外生命探测目标的界定时 , 无论是外星人的存在形态 , 或者说是所依托的存在环境 , 都与我们目前所知道的生命形式 , 以及这些生命形式所依赖的地球环境密不可分 。 举例来说 , 在寻找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时 , 我们以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环境为“蓝本” , 提出了恒星系“宜居区”的概念 。 在保障生命形式存在的条件时 , 我们以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为“蓝本” , 提出处于宜居区的恒星 , 必须要具备液态水、大气层、磁场等基本的适宜条件 。
难道 , 没有一种途径 , 可以使我们在寻找外星生命时 , 突破这种想象力的束缚 , 扩展到未知的领域中去吗?
在一个世纪以前 , 科学家们在物理学领域中 , 已经建立了一条从实验探索-揭示宇宙基本规律-从实践中检验普适性这样的探索道路 , 在很多方向都取得了成功 。 比如 , 当上世纪30年代 , 人类第一次发现中子的时候 , 有科学家就提出宇宙中或许存在只由中子构成的天体 , 这种猜测后来被天文学家所证实 , 我们所在的银河系 , 就大约有上亿颗中子星 。
再比如 ,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推导出引力波的存在 , 科学家们经过千辛万苦 , 通过数十年的努力 , 通过大型引力波探测工具 , 终于寻找到遥远两个中子星碰撞所产生的引力“涟漪” 。 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 , 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 , 或者从理论推导来获得新的见解 , 用这些见解来想象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新事物 , 继而通过实践的方式 , 在宇宙空间中去努力寻找它们存在的蛛丝马迹 。
寻找外星生命自然也可以遵循相类似的方法 , 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 , 通过各种环境条件、各种化学物质的不同组合性尝试 , 来创造或者合成生命 , 虽然这个过程极其艰难 , 但通过前期科学家们的努力 , 已经在相当恶劣的环境下 , 创造出了生命的“前奏”-简单的有机物分子 。 既然在完全不同于地球环境的条件下 , 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生命形式 , 那么在广袤的宇宙中 , 肯定也会存在类似的环境条件 , 那么 , 不同于地球生命形式也有很大的可能存在 , 只是我们认知它们的手段还不够多、不够先进 , 更重要的是 , 我们的思维模式还没有跟上 。
我们目前对太阳系内天体的探测 , 仍然是极不全面和透彻的 , 当然更包括对生命形式的探测 。 比如 , 在土卫二、欧罗巴等卫星的厚冰层之下 , 都有可能存在着碳基生命所宜居的条件 , 而在星际空间中自由漂浮的物体内 , 也都有可能存在着这样的条件 , 如含有大量冰质物体的巨大彗星内部 。 严格意义上来说 , 在一个恒星的宜居带内 , 能够承载生命存在的物体数量 , 要远远高于岩质行星的数量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地球冷却速度远超预期!或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