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周复 国军在中原抗日前线的精神支柱
周复 , 字旭人 , 乳名红仔 , 1900年4月24日生于江西省临川县湖南沙湖周家村 。父亲周石麟 , 种田为生 , 为人忠厚 。母亲邓氏 , 勤劳贤慧 , 生6男1女 , 因家贫 , 5个儿女相继夭折 , 只剩下周复及小弟 。周复8岁时 , 父亲病故 。12岁读完4年私塾即经人介绍入县城义丰粮行当学徒 。15岁学徒期满转到丰太粮行帮伙 。周复聪明能干 , 颇得老板器重 , 常往来于临川与南昌、上海等城市之间 , 渐开眼界 , 树立起从军报国的思想 。
1924年 , 周复弃商从戎 , 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 。学习期间 , 先后参加东征陈炯明和讨伐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斗 , 立下战功 , 初露锋芒 。1927年 , 改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 。1931年创办亚东新闻社 , 任社长 。同年被选为南京市党部常务监察委员 。不久东渡日本 , 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 , 继转明治大学清科深造 。
周复在军校以文才和有政治眼光见长 , 受到同僚推崇 , 也引起蒋介石的注意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 , 周复罢读返国 。当时蒋介石已下野 , 为了东山再起 , 并扩张自己的政治势力 , 蒋介石于2月间秘密召集黄埔心腹干部筹备成立酝酿已久的“三民主义力行社”(即“兰衣社”) , 周复作为蒋介石亲信之一受到召见 , 在其官邸集会10余次 。3月1日“三民主义力行社”正式成立 , 蒋介石亲任社长 , 周复任检察会检察 , 并负责全社中央干事会工作 , 成为蒋介石心腹干将之一 。由于工作得力 , 蒋介石甚为喜欢 。1935年被委以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特派员重任 , 负责推动南京党务工作 , 至抗战爆发 。
【抗战英烈周复 国军在中原抗日前线的精神支柱】七七事变爆发后 , 周复立即投入抗日御侮斗争 。头两年 , 他担任国民政府军第一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 , 转战于中原抗日前线 。1939年调任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国民政府认为鲁苏战区远处敌后 , 对敌伪的政治斗争应与军事斗争并重 。为配合这一需要 , 特调周复任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 亦兼任战区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干部训练团教务委员和山东省政府委员等职 。周复到任后 , 身体力行 , 迅速开展工作 。战时他亲赴前线 , 指挥督战 。平时则组训民众 , 扩大宣传 。并创办《阵中日报》 , 激励士气 。工作中 , 他敢冒人不敢冒之险 , 处人不易处之境 , 因而深受官兵爱戴 , 成为战区精神支柱 。鲁苏战区几次遭日军猛烈攻击 , 始终屹立不动 , 这与周复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
1941年11月 , 日军华北方面军纠集10万余人 , 由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统一指挥 , 分3路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 , 再次大举进攻 , 企图消灭鲁苏战区部队和这一地区的八路军 。当时 , 日军包围区内 , 鲁苏战区司令部直接指挥的部队只有2个师 , 不过2万余人 。坚持战斗10余天后 , 司令部转移到莒县、日照山区 。1942年8月 , 日军于夜间秘密出动 , 突然包围莒县东15公里坪头的鲁苏战区司令部 。总司令于学忠闻讯后 , 即和周复一起率部抢在日军包围前突击脱险 。8月20日 , 日军又将战区主力军第一一三师防区唐王山、擂鼓山一带包围 。激战两昼夜 , 鲁东战区部队歼敌200余人 , 突出重围 。周复再次化险为夷 , 率政治部迁至安丘西南乡董家宅村有子山 。
1943年1月18日 , 新编第四师师长吴化文率全师及保安第一师叛国投敌 。鲁苏战区兵力骤减 , 战局日趋严峻 。2月17日 , 日军2万多人在吴化文的伪军配合下 , 开始对安丘西南城顶山地区“扫荡” , 周复率领的政治部不巧疏散到城顶山 。20日凌晨 , 城顶山被日军包围 。吴化文伪军熟悉地形 , 设下疑阵:在各山头燃起火堆 , 虚悬旗帜 , 故作疑兵;在山沟要道 , 则布置多层兵力 , 伺机伏击 。驻守城顶山上的国民党军第一一三师第六七八团在坚守一段时间后 , 与日军短兵相接 , 战斗异常激烈 , 杀声震天 。第二天 , 第六七八团寡不敌众 , 伤亡过半 , 师部只好下令分头突围 。周复不顾个人安危 , 首先带领数十名敢死队员向山下冲杀 , 至城顶山东北岗半山腰张家沟村时 , 胸部不幸中弹 。他强忍剧痛 , 继续指挥突围 , 直至牺牲 。弹雨枪林之下 , 战士们将周复遗体抢回 , 战后安葬于附近的绪泉村 。
推荐阅读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陕西在抗战时期的三大贡献及其文化意义
- 抗战英烈王竣 以鲜血捍卫了祖国神圣领土的将军
- 抗日名将郝梦龄是怎么死的?
- 长城抗战的历史意义 坚定了中华民族抗战信心
- 抗战英烈王剑岳 常德这座抗战英雄城市出生的英雄
- 国民党哪一支部队抗战中被指已赤化成“七路半”
- 关于抗日英烈 你所不知道的数据统计一览
- 新四军老兵忆抗战 一包辣椒“炸弹”呛翻鬼子
- 94岁抗战作家 冒死营救抗日志士参加东北民主联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