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武大郎身高超过一米八与潘金莲相濡以沫

在明代《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金瓶梅》被誉为四大奇书 , 其中《金瓶梅》与《水浒传》有几个交叠的人物:武松、武大郎、潘金莲与西门庆 。真实历史上这些人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 , 当然也有一些戏说的部分 , 真实历史中的武松不曾打虎 , 但是确有其人 , 历史上的武松其实比武大郎年岁要大 , 两人相差200多岁 , 武松是宋朝人 , 而武大郎(真名武植)是明朝人打虎与打人——历史上的武松根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 , 历史上的武松确有其人 , 在宋元时期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中 , 如此写道:“行者武松:汝优婆塞 , 五戒在身 。酒色财气 , 更要杀人 。”以上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
元杂曲中 , 有红字李二作杂剧《折担儿武松打虎》、《窄袖儿武松》等以武松为主角的曲目 , 亦有《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 , 武松作为梁山好汉之一登场 。元初高文秀所作《双献头武松大报仇》(已佚)
亦有研究者认为 , 《水浒传》中武松的蓝本取材自元末张士诚起义的部将卞元亨 。武松景阳岗打虎的故事即是来自于卞元亨打虎的事迹 。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上述史籍中 , 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 , “貌奇伟 , 尝使技于涌金门外” , “非盗也” 。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 , 人才出众 , 遂邀请入府 , 让他充当都头 。不久 , 因功被提为提辖 , 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 。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 , 被奸人诬谄而罢官 。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 , 被赶出衙门 。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 , 是个大奸臣 。他倚仗其父的权势 , 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 , 百姓怨声载道 , 人称蔡鋆为“蔡虎” 。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 , 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 。一日 , 他身藏利刃 , 隐匿在蔡府之前 , 候蔡鋆前呼后拥而来之际 , 箭一般冲上前去 , 向蔡鋆猛刺数刀 , 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 。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 , 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 。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当地“百姓深感其德 , 葬于杭州西泠桥畔” , 后人立碑 , 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
另有武松部分故事或借鉴于其他人物的故事 , 武松杀人自首或借鉴与《青琐高议》中的孙立杀人自首 。武松粉墙留字或借鉴于《黑旋风双献功》中的李逵杀人留字的故事 。千古怪事——武大郎身高超过180cm大郎矮吗?一点也不 。非但不矮 , 还是个轩昂的七尺男儿 。武大郎 , 本名武植 , 父母早亡 , 自幼家贫 。武植之墓 , 早已被人发掘 , 经科学测验 , 身高起码在一米八以上!如今 , 一米八的身高 , 都还挺让人羡慕的 。真实的武大郎 , 是“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 。他自幼聪敏 , 寒窗苦读多年 , 终于中了进士 , 当了个县令 。所以 , 武大郎不是卖烧饼 , 而是当官的 。而且 , 这官儿当得还不错 , 在任期间兴利除弊 , 清正廉明儿 。
武大郎墓 , 墓志铭文称:“武公讳植字田岭 , 童时谓大郎 , 暮年尊曰四老 。公之夫人潘氏 , 名门淑媛 。公先祖居晋阳郡 , 系殷武丁后裔 , 后徙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 。公幼年殁父 , 与母相依 , 衣食难济 。少时聪敏 , 崇文尚武 , 尤喜诗书 , 中年举进士 , 官拜七品 , 兴利除弊 , 清廉公明 , 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然悠悠岁月 , 历历沧桑 , 名节无端诋毁 , 古墓横遭毁劫 , 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 , 痛惜斯哉 。今修葺墓室 , 清源正名 , 告慰武公 , 以示后人 , 是为铭记焉 。”
恩爱夫妻——武大郎与潘金莲相濡以沫
而县城东北的黄金庄 , 便是被武家后人称作“老祖奶奶”潘金莲的家乡 。潘金莲并不是潘裁缝的女儿 , 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 , 一位大家闺秀 。她知书达理 , 和武大郎恩恩爱爱 , 白头到老 , 先后生下4个儿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