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官楚印 身中三弹死而复生继续上阵杀敌( 二 )
1934年冬,红二十五军奉命转移长征,高敬亭留下来负责组建红二十八军,在原地坚持斗争 。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围剿”,企图以“倒林”、“移民”和建立“碉堡网”等手段,扑灭大别山的革命火种 。一些反动民团,也纷纷反攻倒算 。在这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官楚印带领游击队,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活跃在大别山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配合红二十八军,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
光山、径扶(今新县)、罗山三县交界处有一片寨子,长达九华里,号称九里十八寨,里面驻着反动民团,其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官楚印决心为民除害 。一天夜里,他带领游击队先去打国民党一○三师,敌人立即派了一个营的兵力紧追不舍 。这时,游击队突然甩下追击的敌人,佯攻九里十八寨 。当敌一○三师逼近寨子时,官楚印又立即撤走部队 。寨外的敌人以为游击队进了寨子,即向寨子发起攻击 。寨子里的民团以为是大部队前来攻打山寨,便拼命抵抗 。于是,里外两股敌人展开了一场自相残杀 。这场巧妙的战斗,在群众中传为佳话 。
1936年3月,中共豫东南特委成立,官楚印担任特委常委 。不久,组建了豫东南第三路游击师,官楚印任师长兼政委 。同年4月,他奉命带领200多人的游击师去攻打夏家新寨 。这个寨子里面驻有五六百人的民团,寨子修造得十分牢固,外边还有一道很深的护寨河 。游击队过去曾两次攻打过,因不熟悉情况,都未成功 。寨主是当地闻名的大恶霸、民团头头黄子宪,他夸下海口:“我的寨子是铜墙铁壁,共匪休想在我管辖的地方扎根 。”还在寨墙周围贴出“有来无回”几个大字,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
官楚印吸取前两次攻寨失败的教训,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决定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攻打寨子 。他先让部分战士化装成送柴、送粮的群众潜入寨内,摸清内部情况,其余的则化装成农民,同老百姓一起在寨子周围田里干活,伺机行动 。午夜时分,寨子里的炮楼被混入寨内的游击战士点燃了,趁敌人救火的机会,官楚印指挥寨外的战士乘势猛攻 。敌人遭到内外夹击,霎时成了无头苍蝇,不到一个小时便结束了战斗 。反动头头黄子宪被游击师活捉 。当时群众编了一首歌谣赞颂道:
工农红军真勇敢,
破寨杀敌不畏难,
木枪土炮一声响,
民团豪劣齐完蛋 。
官楚印率红军游击师取得的胜利,鼓舞了群众,也使敌人怕得要死,恨得要命 。敌人抓不住官楚印,就拿官楚印的妻子出气 。一天,敌人把他的妻子吊在村头的白果树上,鞭打、火烧,残酷折磨,逼她说出丈夫的去向 。这位年仅20岁的农家妇女,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始终没有屈服 。敌人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在官楚印家的屋子旁边修了一座炮楼,日夜派人守候,暗中监视官楚印的活动,企图活捉他 。这一切都没能动摇官楚印的革命意志 。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官楚印带领游击健儿,出没在深山老林,活跃在城镇乡村,截兵车,炸桥梁,处处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为豫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斗在大别山的红二十八军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 。1938年6月,官楚印奉命到延安抗大学习 。1939年春学习结束后,组织上分配他回大别山区坚持抗战 。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他和同志们一起,很快又建立起一支抗日游击队,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路东总队政治委员 。他带领这支队伍,神出鬼没地战斗在大别山区,给入侵日军以沉重打击 。
【抗战英烈官楚印 身中三弹死而复生继续上阵杀敌】1940年7月,在湖北黄陂县王家河(今属大悟县)与日军作战中,官楚印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1岁 。
推荐阅读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陕西在抗战时期的三大贡献及其文化意义
- 抗战英烈王竣 以鲜血捍卫了祖国神圣领土的将军
- 抗日名将郝梦龄是怎么死的?
- 长城抗战的历史意义 坚定了中华民族抗战信心
- 抗战英烈王剑岳 常德这座抗战英雄城市出生的英雄
- 国民党哪一支部队抗战中被指已赤化成“七路半”
- 关于抗日英烈 你所不知道的数据统计一览
- 新四军老兵忆抗战 一包辣椒“炸弹”呛翻鬼子
- 94岁抗战作家 冒死营救抗日志士参加东北民主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