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他为了能回家 竟然无情背叛曹操!

陈宫 , 兖州武阳人 , 曾经作为县令抓到了被董卓通缉的曹操 , 可是他选了弃官和曹操一同逃走 ,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一个冲动耿直性烈如火愿意为国捐躯的人遇到了一个冷静深沉稳温润如水的人 , 两人互相敬佩并决定一起为国家做点贡献 。
然而事实却是那个性烈如火的人从他开始逃跑到陈留起兵都是孤独一人在战斗 , 从中平六年到初平三年他经历了太多的背叛太多的凶险和太多的窘境 , 此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当年敢只身刺杀暴君董卓的曹孟德了 。
当黄巾军杀掉了兖州刺史刘岱 , 在陈宫极力支持和大力帮助下 , 曹操入驻兖州并且收编招降了三十万黄巾军 , 这些人成为曹操日后击败袁绍称霸北方的基础 , 有了这家底的曹操终于结束了狼狈的逃亡生活 。
这次事件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 第一是兖州位置是非重要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 第二是这三十万人经过发展形成了日后威震天下青州兵 , 被称为曹操麾下第一精锐步兵 。
正是由于这些地盘和士兵让曹操有了修养生息的机会 , 有了招募更多文臣武将的机会 , 有了日后称霸天下的机会 。曹操通过在兖州的休养和准备为自己的将来的霸业打好了基础 , 可以说这一时间段陈宫对于曹操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
【三国中他为了能回家 竟然无情背叛曹操!】曹操毕竟经历过风雨已经不是那个一心为汉朝刺杀董卓的义士 , 或者说他的立场变了 , 于是他的行为也变了 。接着他举起了屠刀 , 先是杀掉了极具影响力的大儒边让 , 又让军队屠杀百姓 。而曹操的这一举动无疑让当时兖州的世家豪族非常忌惮 , 害怕有一天曹操会对自己动手 。
此时的陈宫作为兖州士族的代表自然要承受曹操这一举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 特别是鲍信死后 , 这一压力表现的尤为深刻 。同时他也受到了兖州士族的指责 , 面对这一局面陈宫陷入两难的境地 。
曹操用人一向看重才能而不是出身 , 陈宫的才能在曹操身边绝对有很好的发挥 , 并且曹操也很敬重他 , 可是他身后的兖州士族呢?他曾经的朋友呢?和他一起将曹操引入兖州而被杀的人呢?
其实陈宫的选择是天下和家乡的选择 , 是仕途和朋友的选择 , 是理性和感性的选择 。然而我们都知道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
陈宫有了选择便开始行动 , 他连同张邈一起将吕布引入兖州 。被击败后又去了徐州并守下邳 , 直到兵败身死 。
吕布虽然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对比虚怀纳谏的曹操还是差了许多 , 可是陈宫却一直尽心尽力的为吕布出谋划策 , 帮助吕布转变思想 , 可是胳膊终究扭不过大腿 , 任凭陈宫再有能力也无法将傲娇的吕布扭转 。
陈宫是有能力的 , 可是为什么陈宫在叛曹操之后没有选择袁绍、袁术、刘表而选择了吕布 , 为什么战败后他选择了正在曹操锋芒之下的徐州 , 为什么他和吕布相互猜忌而又相互依靠 , 为什么他有生存的机会却一心选择死亡?
窃以为陈宫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对家乡父老和亲朋好友有一个交代 , 他需要吕布的绝对冲击力 , 需要徐州的靠近兖州的压制力 , 同时为求心安他放弃了生存的机会 。明知道曹操是个明主却毅然决然的背叛攻击 , 无非就是要为自己求个心安 , 要对家乡有个交代 。
所以我宁可相信有人在尔虞我诈的理性斗争中他选择直面自己的感情 , 在逐鹿天下的风起云涌中他留守自己的家乡 。我一直都觉得不管我们离家乡有多远 , 和朋友们的差距有多大 , 是处在人生的巅峰享受荣耀还是处在人生低谷风雨飘摇 , 我们的心中要有一个陈宫的形象 , 因为他会给我们指明哪些人永远是朋友 , 哪里永远是家乡 。
陈宫 , 只是想回家而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