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哪场战役后促使“飞虎队”诞生?
在中国 , 谈起家喻户晓的“飞虎队” ,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 , 是湖南芷江的长空浴血、是昆明巫家坝的战鹰如云、是喜马拉雅山上空的英勇无畏……但鲜为人知的是 , 飞虎队其实是因重庆而诞生 , 在它辉煌的战史中 , 也夹杂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闻 。临近8月15日 , 我们走进保存着飞虎队重庆记忆的“飞虎展览馆” , 寻找“飞虎队”未见于史载的秘闻 。
“璧山空战”后飞虎队诞生
走出轻轨2号线佛图关站 , 沿着站前的小路往下走400米左右 , 道路右边的山壁上 , 有一栋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建筑 , 这里就是市民所鲜知的“飞虎展览馆” 。
“这里是全重庆惟一一个纪念飞虎队的民间博物馆 。说到飞虎队 , 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芷江、昆明乃至成都 , 很少有人想到重庆 , 但实际上 , 重庆与飞虎队的渊源很深 。”8月13日 , 在飞虎展览馆里 , 馆长代庆标给采访人员讲述了飞虎队与重庆的不解之缘 。
1940年9月13日 , 重庆璧山上空 , 曾爆发过一场异常惨烈的大空战 。当天清晨 , 日机从三个方向直扑重庆 , 中国空军第三大队、第四大队34架苏制I-15、I-16飞机起飞迎战 。然而 , 经历过上海、武汉空战惨烈搏杀的中国飞行员发现:日军派出了一种全新的战斗机 , 在这种新式战机面前 , 中国空军老旧的苏制飞机竟毫无还手之力 。
是役 , 中国空军24架战机被击毁 , 10名优秀飞行员血洒长空 , 空军遭受重创 , 从此再无力保卫中国的天空 。据璧山县文史资料记载 , 10名牺牲的飞行员均坠毁于璧山县境内 , 该县大兴镇一块水田 , 当时曾有一架中国飞机坠毁于此 , 至今仍被村民称为“飞机田” 。而日本“零式”战斗机则一战成名 , 并掩护日军轰炸机发起了史无前例的“重庆大轰炸” 。
“璧山空战失利 , 中国空军从此一蹶不振 , 日军对重庆的轰炸更加肆无忌惮 。”重庆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大学历史学教授潘洵告诉采访人员 , 鉴于中国空军在璧山空战后已经失去作战能力 , 而美英等国仍保持着“中立”态度 , 国民政府萌生了雇佣外国飞行员打仗的想法 , “可以说‘璧山空战’是促使飞虎队诞生的重要原因 。”
宫廷用品 陈纳德作烟灰缸
在飞虎展览馆的照片墙上 , 摄于重庆的照片占了很大一部分 , 白市驿、梁平、珊瑚坝、九龙坡……这些重庆人熟悉的地方 , 当年都曾留下美国志愿大队“飞虎”机徽的身影 。
“飞虎队建立后 , 主要的前线指挥部设在昆明 , 但整体作战的指挥中心却在重庆 。”潘洵教授说 , 由于重庆是二战时中国战区的核心 , 飞虎队与重庆联系极为密切 , 重庆白市驿机场、珊瑚坝机场、九龙坡机场、重庆梁平梁山机场等 , 都成为飞虎队的重要基地 , 陈纳德经常来往于昆明与重庆之间 , 指挥飞虎队的战鹰呼啸升空 , 守卫着中国的天空 。
1942年7月3日 , 美国航空志愿队解散 , 归入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3大队 , 代馆长告诉采访人员 , 改变编制后这支队伍的指挥部 , 就设在重庆白市驿机场 , “我们馆里珍藏的一件文物 , 就是陈纳德将军用过的一个烟灰缸 。”代馆长拿出一个花纹精美的小盘子 , 告诉采访人员 , 这个盘子是抗战时期 , 龙云赠送给陈纳德作烟灰缸用的 , 铜胎珐琅彩 , 是清末宫廷的御用品 , 2008年 , 陈纳德将军遗孀陈香梅女士将它捐赠给了展览馆 。
飞虎队供氧装置仍保存
【抗战时期哪场战役后促使“飞虎队”诞生?】1943年 , 飞虎队再次改编为第14航空队 , 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 , 还为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的中美运输机护航 。
代庆标馆长告诉采访人员 , 驼峰航线的运输分两个部分 , 汽油、装备等大宗物资到达昆明后进行转运 , 而钞票、黄金、药品、重要文件等贵重物资则直接运抵重庆 , “而此前 , 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 , 只有昆明才是驼峰航线的终点” 。
推荐阅读
- 赵括真是庸将?长平战役之天欲亡我非战之罪
- 陕西在抗战时期的三大贡献及其文化意义
- 抗日名将郝梦龄是怎么死的?
- 秦始皇统一血的代价 22场战役斩敌181万
- 夷陵之战简介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夷陵之战介绍
- 上甘岭战役胜利不只“钢少气多” 炮兵立大功
- 孟良崮战役简介及时间 孟良崮战役发生在哪?
- 长津湖战役的简介 长津湖战役伤亡了多少?
- 兵圣孙武的旷世之战 “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 淮海战役的基本特点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