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纸历史 宋朝之前用竹片民国开始用纸币
蔡伦是伟大的 , 他对纸张的革命性改良 , 为人类精神食粮以及物质食粮提供了轻便、舒适的载体 。“没有纸的时候 , 用什么清理物质食粮的‘将来时’?”带着疑问网上咨询 , 斑竹回复:我擦!回答得无比正确 , 确实是用斑竹来擦 。芒砀山汉墓发现一间2000多年前建造的厕所 , 边上有一堆小竹片 , 这东西就是古代手纸 。名字很文雅:厕简 。制作很简单 , 一般用木片或竹片削制成三五寸长 , 打磨光滑就成了 。长相有点像没掰开的方便筷子 , 更像古代记事的竹简 。遥想古人大急又忘带厕简 , 大约会拆开正在阅读的竹简吧!那么所谓“韦编三绝”大概是说孔子三次忘记带厕纸吧?
使用方法不用我来详述了吧?如果说“大”字像个人的话 , 那么排泄的过程就是“木” , 而用厕简清理的过程就是“本” 。这东西能否清理干净?若竹简糙扎带芒刺 , 接触面大 , 应该可以 。但糙扎也有副作用——作业时稍不慎就成周杰伦《菊花残》……于是“后主亲削僧徒厕简 , 试之以颊 , 少有 , 则再加修治” 。说的是李煜帮和尚削棍 , 怕有刺便亲自用脸试爽滑度 。这说明直到宋朝 , 中国人一直用棍子处理排泄物 。
什么时候开始普遍用纸作业?元朝开始的 。“凡纸质用楮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 , 用竹麻者为竹纸 。精者极其洁白 , 粗者为火纸 。火纸十七供冥烧 , 十三供日用 。”当时皮、竹两种纸 , 好的写字 , 粗糙的日用 。于是 , “脚踏黄河两岸 , 手拿机密文件 , 前面机枪扫射 , 后面炮火连天”的情形出现了 。元朝皇帝用的厕纸我以为该是“肤卵如膜 , 坚洁如玉 , 细薄光润”的澄心堂宣纸 。但史料记载了这么个事:裕圣皇后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非常孝顺 , 学李后主拿脸试手纸柔软度 , 顺便磨脸皮去角质 。“至溷厕所用纸 , 亦以面擦 , 令柔软以进” , 这纸应该还很粗糙 。
推测元朝皇族用的大概是“还魂纸” , 《天工开物》载“一时书文贵重 , 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 , 浸烂入槽再造 , 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 , 随手拾起再造 , 名曰还魂纸” , 就是废纸回收再加工 。地沟油是不是从这来的灵感?明初皇上用的厕纸是四川野蚕吐丝织布而成 , 《五杂俎》载“大内供御溷厕所用 , 乃以川中供野蚕所吐成茧 , 织以成帛 , 大仅如纸 。每供御用之物 , 即便弃掷” 。对于这种蚕丝厕纸我没有评语只有联想——“牛奶香浓 , 丝般感受” , 再联想就是融化的巧克力……不许联想 。明代后期皇帝用的手纸是由内官监纸房抄造 , 原料是废纸 , 石碾轧浆、淘洗 , 掺蒲棒绒放水池搅匀;用竹帘把纸浆出来;刷到木板晒干揭下 , 裁三寸见方 , 淡黄色 。这种纸估计吸水性可以但拉力不一定够 , 应该没有我们现在用的牛13 , 但因为是圣上用纸 , 名字确实霸道——圣纸 。
更霸道的是慈禧阿姨的厕纸 。纸裁好后用水喷湿 , 隔着湿布用熨斗过两遍让纸光滑平整 。据说她的厕纸是“白棉纸” , 工艺如下:原料构皮 , 泡——加石灰——蒸——去灰——榨——抹灰——再蒸——洗——舂——加药——捞——榨——揭——裁 。《宫女回忆录》里讲 , 喷湿这道工序由宫女对着厕纸 , 口含清水 , 一口气喷成雾状 , 宫女私下还比赛谁喷的又细又均匀 , “噗、噗、噗、噗”声响彻紫禁城 , 泻立停销售团队每每误会 , 以为发现了庞大的消费群体 。
光绪皇上用稍差点的毛边纸——将嫩竹放坑内加生石灰腐沤40天 。换清水再浸泡发酵30天 。去竹子杂质后捣烂 。用竹帘水中捞制成型纸 , 进风房 , 刷火墙上焙干 。这纸不错 , 原来是明代藏书家毛晋印书专用的 , 毛先生习惯在纸边上盖一个篆书“毛”字印章 , 是谓“毛边纸” 。将它揉搓一下 , 就是光绪用纸 。
【厕纸历史 宋朝之前用竹片民国开始用纸币】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明朝疆域 历史排名前三鼎盛时无人敢碰领土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