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恭喜那英离开中国好声音
观看上一期中国好声音的时候,女儿鸣不平,那英歌唱得好、人又真诚,为什么选手们视而不见呢?话音刚落,那英宣布因“档期”问题退出中国好声音,真是令人唏嘘。放眼整个国内歌坛,那英是为数不多的天后级人物,无需再证明什么,退出中国好声音这个变了味的节目,无疑是好的选择。

文章插图
为什么说是变了味的节目呢?
中国好声音是个比赛类节目,说到底比的是学员们的唱功。但节目本身一直想走捷径,硬生生把一个安安静静听歌的节目,变成了一道综艺大餐,原汁原味的歌唱成了调味品。
其一,导师们的戏份占到70%甚至更多。一期节目看完,选手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有印象的、唱得确实好的记不住,但导师们、辅助导师们的表演却话题性十足、戏剧性十足,岂不是喧宾夺主?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恭喜那英离开中国好声音】其二,剪辑修音占比超过50%。选手们到底唱得什么味道?什么水平?歌迷需要原原本本地听到,即使有失误,那也是比赛的一部分。但是节目大量修音,硬是把比赛变成表演,有意思吗?再就是剪辑,对导师的剪辑姑且不论,我最烦的就是对部分选手演唱的剪辑。为什么有的选手给人剪得只剩几句?如果是选手水平不行,完全可以不让其参赛,而一旦参赛就需要平等对待。
其三,节目把精力都放在搞噱头上。四个导师变成了4+4模式,辅助导师设置了“宝贵”的一键留人权,本来就耳朵大于头,赛制改革没有突出选手们的表演,反倒把导师们的无聊戏份越改越多、越改越夺目,岂不本末倒置?

文章插图
那英参加节目的意义是什么?
那英、刘欢的加入,某种意义上成就了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那英在短暂离开之后,十周年之际再度回归,早已物是人非。那英就像当年的齐秦一样,在导师抢人环节基本成了摆设。之前,唱情歌的首选就是那英战队,现在那英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最后不但是抢不过李荣浩,甚至连新晋导师李克勤都抢不赢。选手们为什么不选那英呢?有三种声音,一是那英不真诚,二是因为周深,三是其他导师水平更高。
那英不真诚吗?我不知道这个结论从何而来,反正在我印象里,那英一路走来颇多坎坷,但说那英不真诚的却不多。
用周深来抨击那英更是不妥。周深再出名、再唱功了得,也不能说明那英有眼无珠。大人物的例子咱不讲,讲个简单易懂的:如果你是一名初中老师,众多的学生之中哪个能走得更远,请问你说得准吗?
其他导师什么水平?若论唱功,高低自现吧。若论培养人,难道那英的战队后来成名的,不比其他战队多吗?李荣浩太会选曲了,汪峰太会摇滚了,李克勤太真诚了,一个比赛唱功的节目,整得都比人家那英厉害,有意思吗?

文章插图
离开就不要回来
对于那英这个级别的歌手,从节目组的安排、选手们的选择等方方面面,我看不出那英留下来的理由,如果为了出场费我觉得更不值得,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而已。
好声音这个节目陪伴了我们走过不少美好的时光,我有几个建议:其一,减少剪辑修音,多一份原汁原味。其二,减少导师的戏份,只要参赛的选手完整播放整首歌曲。其三,减少PK环节,尤其盲选期间,选手们风格各异,硬要分出高低,没意思;上周末,因为黄霄云的一键留人,比赛成了循环赛,壮煜亮、贺三、王靖雯、曾溯恕占了大半场的时间,新人新歌倒是没听几首。其四,导师的战队名额还是要多一点,我喜欢最早的赛制,盲选阶段好好听不同的歌,进入淘汰阶段再尽情PK,前面铺垫好了,后面自然起伏不断;就像说相声,抖包袱要抖在关键的节点,铺垫够了再抖往往效果最好。
推荐阅读
- 孟佳陈哲远杨九郎《超燃美食记》11月20日陪你开启青春美食之旅
- 中国好声音|如何评价《中国好声音2021》一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赵小棠|《点心之路》杀青,王彦霖、赵小棠“落魄厨师”问鼎“美食之王”
- 打卡|长沙站营业结束,《中餐厅5》将继续携手植物医生打卡美食之旅
- 吉克隽逸|如何评价《中国好声音2021》一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导师|如何评价《中国好声音2021》?一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中国好声音2021|如何评价《中国好声音2021》?一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大厨|听说很好吃:在创意与美食之间品味人间百态
- 丁真|《中餐厅5》今晚开播!黄晓明携合伙人开启国潮美食之旅
- 剧集|短剧联盟|《美食之神》:我们只是童年回忆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