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工湖泊原本没有鱼 , 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有鱼生存?鱼 , 可以从无到有的产生吗?如果不能 , 那为什么人工挖掘的小水塘或者小湖泊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鱼呢?关于这个问题 , 其实古人也思考过 。
人工湖泊中的鱼
【人工湖泊原本没有鱼,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有鱼生存?】关于人工湖泊中的鱼是怎么来的 , 古时候认为是自然发生的 , 古代人们认为 , 苍蝇可以从腐肉中诞生 , 流萤可以从腐草中诞生 , 淤泥里会滋生老鼠 。 所以当时的人们生命是可以自发地产生 , 这个理论也被称为:自然发生论 。
然而很快该理论就被否定 , 在19世纪60年代 , 微生物家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 , 实验证明了如果将肉汤煮沸之后 , 与空气隔离 , 那么即使存放的时间再长 , 肉汤也不会腐败 。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直接否定了自然发生论 , 证明了生命只能从生命中诞生 , 也就是生生论 。
关于人工湖泊中的鱼是怎么来的 , 其实也可以用生生论来解释 。
一般来说 , 人工湖泊中的鱼 , 主要是通过河流泛滥 , 人为放生 , 动物携带鱼卵等方式而来 , 其中以河流泛滥带来的鱼类物种最为丰富 , 数量也最多 。
在一些废弃的矿坑中 , 经过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击 , 会形成一个人工湖泊 。 在最开始 , 人工湖泊中完全没有鱼类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哺乳动物以及鸟类等会将藻类或者水草的种子带到这里 , 它们会首先在这里安家落户 , 生产氧气 。
之后 , 两栖动物也会占据这里 , 并且把这里当作鱼儿场所 。 由于这里没有鱼类 , 两栖动物不用担心自己的卵被鱼类吃掉 , 所以幼崽的成活率较高 , 很快这里就会组建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群落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一些鸟类或者哺乳动物等 , 在其他河水捕猎时 , 在不经意间会将鱼卵等携带到人工湖泊中 , 尽管大多数鱼卵不会存活 , 但也有少量的鱼卵会在这里孵化成小鱼 。
不过 , 鸟类或者哺乳动物等携带的鱼类数量有限 , 成活率也较低 。 真正令人工湖泊中鱼类变多的秘密其实是洪水 。
如果当地爆发一场洪水 , 导致周围的小溪、小河或者其他湖泊的水系与该水系连接 , 那么生活在其他地方的鱼类也会进入到人工湖泊中 。 等到了旱季时 , 即使周围的河流与人工湖泊切断了连接 , 人工湖泊中也有足够多的鱼类 , 而且从成年鱼到鱼卵都有 , 只要人工湖泊中的水足够多 , 那么鱼类就可以在当地生生不息 。
当然 , 也有一些池塘 , 即使干涸了好多年 , 只要重新注入水很快又会有鱼类在里面活动 。 对此不要特别诧异 , 因为有些鱼类能够在土壤中休眠很多年 , 著名的肺鱼就是如此 , 它们可以不吃不喝在干燥的环境中休眠5年左右 , 当外界环境适宜时 , 它们又会重新活过来 。
火山湖泊中的鱼类
其实 , 在地势低洼的人工湖泊中 , 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 , 任由其发展 , 时间久了外界的水系总会连接到这里 , 为这里带来大量的鱼类 。
但是火山湖泊却难以与外界水系连接 , 原因是因为火山湖泊一般地理位置较高 , 即使发生洪涝灾害 , 外界的湖泊也难以与火山湖泊连接 , 所以在很多火山湖泊中 , 当地的鱼类都非常少 。
比如:美国俄勒冈州西南部喀斯开山脉火山口内的深水湖 , 海拔高度为1882米 。 尽管该湖泊生活着许多哺乳动物 , 鸟类 , 昆虫以及两栖生物等 , 但该湖泊中的鱼类却非常少 , 为数不多的品种也是人类人工养殖的鱼类 。
位于长白山的天池也是火山口湖泊 , 这里的鱼类品种也非常少 , 而且都是人类投放的品种 。 由此可见 , 如果没有外界水源的汇入 , 那么即使人工湖泊形成的时间再久远 , 鱼类也无法自然产生 。
总结
人工湖泊中的鱼 , 之所以能够“凭空产生” , 其实是在雨季时有外界水源连接了人工湖泊 , 使得外界的鱼儿能够游到了这里 , 并在这里生生不息 。 但是在海拔较高的人工湖泊中 , 鱼儿就难以到达这里 , 如果没有人类放生 , 那么该湖泊即使演化的时间再久 , 也不会有鱼儿生存 。
推荐阅读
- 它们的智商已经高到人类无法理解,即使还没有爬到食物链顶端!
-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神奇分界线,两侧海水泾渭分明,难道是刻意安排
- 日本火山8天内7次喷发,即将迎来超级喷发?富士山会大爆发吗?
- 科学家表示,数万亿吨的水流入到地球内部,发生了什么?
- 意大利考古学家进行挖掘 发现古代头盔和神庙遗址
- 研究表明:比海平面上升更可怕的是,未来海平面可能下降100米!
- 有没有一座火山,足以造成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 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依赖于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
- 英国女子遭遇网络骗子,对方假冒其孩子要求打钱,智斗骗子终取胜
- 远古时期的生物比如今生物体型都大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