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简介 近代军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
战役背景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日军侵占南京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 。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 。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中旬,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也规定了战略方针,其中心思想是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利用地形和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 。按此计划,蒋介石自任总指挥,调集第五、第九战区全部兵力和海空军各一部,沿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组织防御,准备持久作战 。主要目的一在于以空间换取时间,内、外战线结合,消耗、挫败敌人;二是及早内迁工厂、内运物资、整备军队、加紧生产,作长期抗战准备;三是争取国际上同情和支援,期待国际战场的开辟以彻底战胜日军 。
这时,国共两党为了抵御民族大敌,进一步加强合作 。7月6日,在武汉召开了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会议 。大会庄严宣告:“中国民族必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其一切物力、人力 。为自卫,为人道,此穷凶极恶之侵略者长期抗战 。以达到最后胜利之日为止,”要求全国军民“一切的奋斗,要巩固武汉为中心,以达成中部会战胜利为目标” 中国人民要保卫武汉,坚持抗战,日本侵略者要夺取武汉 。结束战争,这就构成了当时中日双方在战略上的一场决战 。
【武汉会战简介 近代军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中国方面,投入兵力达到百万,日本方面,直接参战者达到25万人 。战争最终以中国军队主队弃卫武汉而结束 。
这也是中国军队在转为抗日持久战前最为决绝的一次努力 。中国军人以牺牲40万人的代价,保存了主力,同时让进犯武汉的日本人付出了血的代价,将抗日战争拖入日本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持久战 。
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8年10月25日,当日军先头部队进入汉口之时,他们得到的是一座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的空城 。
安庆失守
武汉会战拉开帷幕
战役在武汉地区、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历时四个半月 。参加武汉保卫战的中国陆海空三军,总计14个集团军、47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100万人 。直接参战日军共9个师,25万余人,加上其他作战部队,总计约35万人,这还不包括120艘舰艇,300架飞机 。
日本方面在1938年5月攻陷徐州后,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沿长江西进 。后因黄河决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 。
湖北省档案馆藏有一本封皮破旧残缺的中国革命图集,武汉会战和武汉外围战总计有29张黑白战地照片、3张攻略防御图和3张将领照片 。这35张“小图”完整呈现武汉会战的主要节点,包括外围的江南会战、江北会战和大别山会战 。
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1938年6月12日,日军在海军支援下登陆,攻占安庆市,这也被视为武汉会战的开端 。
推荐阅读
- 义和公主简介 唐宣宗女儿义和公主生平介绍
- 日本明治天皇的生平简介 怎样评价明治天皇?
- 宋高宗赵构宪圣慈烈皇后简介 宋高宗吴皇后生平
- 和硕柔嘉公主是谁?顺治帝养女和硕柔嘉公主简介
- 车丞相车千秋生平简介 车千秋是怎么死的
- 采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采石之战的简介及影响
- 丁春秋的师叔是谁?丁春秋的师叔天山童姥简介
- 水浒传燕顺怎么死的?锦毛虎燕顺简介
- 唐玄宗女宋国公主简介 宋国公主的驸马是谁?
- 阿紫的母亲是谁?阿紫的母亲阮星竹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