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三千里江山-中日甲午陆战纪实之决战牙山( 三 )
整个牙山的失败几乎与明末的萨尔浒之战如出一辙,同样是分兵,同样是寡不敌众,最终同样吞下了失败的苦果,一个王朝的末期大约都是同样的轮回吧 。牙山的失败,一方面要归咎于清廷“战和不定”的犹豫状态,片面相信“调停”而未对到底是“增兵”还是“撤军”做出关键性的决断,而另一方面则在用人和排兵布阵的失误 。这一失败使日军切断了中国向朝鲜西海岸运输的通道完全被切断,使日军能全力北上对抗平壤清军,可以说,牙山之败,埋伏下了清军在朝鲜失败的种子 。
推荐阅读
- 刘伯姬是谁?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刘伯姬个人简介
- 张皇后有何政治主张?她为宋朝江山做了何贡献
- 唐代怎样处理交通事故的 为什么要流放三千里
- 邓奉是谁?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人物邓奉个人简介
- 大明朝达官显贵攀比之风断送了大明江山?
- 李淳风算出今后武则天会掌权大唐江山却不杀之
- 顺治帝的称号还是刘伯温起的?一个名字定江山
- 即使没有满清李自成也绝对不可能坐稳10年江山?
-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严子陵是谁?严子陵的结局
- 秦朝为何没镇住“天子气” 秦始皇保江山三大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