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邓永耀 刘伯承眼里为民族能牺牲的英雄
抗战英烈邓永耀(1903—1938) , 吉林省延吉县 。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
邓永耀烈士简介
邓永耀(1912―1939) , 湖南茶陵人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 历任宣传队长、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师政治部主任等职 。1934年10月随军参加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 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政委 , 率部转战冀南 。后调任由各种地方武装组编的冀南五支队政委 , 努力稳定部队、整顿风纪 。率队游击于武邑、阜城、枣强一带 , 多次粉碎日伪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1939年初 , 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3月3日 , 在武邑东南与敌作战中牺牲 。时年26岁 。
邓永耀烈士生平经历
邓永耀 , 1912年1月24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大冲村 。因家庭生活贫苦 , 他刚读完两年高小 , 便去替一道士抄书 , 得点薄酬 , 聊补家计 。后父母因病去世 , 妹妹也送给人家作了童养媳 。家徒四壁 , 举目无亲 , 从此他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 , 甚至他按族规可以在祠堂祭祖时入席的资格也被取消了 。
暗淡浑浊的世道 , 贫困不幸的家境 , 成为孤儿的邓永耀从小就饱受人生苦难 , 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挣扎 , 没有起码的温饱 , 更没有起码的人格 。1927年马日事变后 , 15岁的邓永耀结识了从县城米江书院回到大冲隐蔽的共产党员邓有禹 , 经常受到邓有禹的启迪和教育 。他第一次接触到一种崭新的思想 , 心里涌起对革命的向往和追求 。是年11月 , 工农革命军第一团攻占茶陵县城后 , 他跟着邓有禹来到城里 , 参加了革命队伍 , 从此踏上人生新的起点 。1928年 , 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 , 他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 任共青团湘东特委委员 。这年7月 , 茶陵一所县立列宁高级小学在寨下坪建立 , 由县委书记贺碧如兼校长 , 他任副校长 , 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只读完两年高小的邓永耀深知穷人家的孩子有个念书的机会是很难得的 , 他要让这些孩子学好文化 , 明白道理 , 将来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他为小学书写了校名 , 并同教师刘生汉一起谱写了校歌 。校歌歌词是:“红色世界 , 列宁学校多么的快乐 , 我们广大贫苦儿童 , 无钱无书读 。同学友爱 , 教师慈和 , 相聚在一堂 。书籍新鲜 , 教材适合 , 游戏娱乐多 。喂 , 小朋友们 , 大家热心一起来啊 , 莫把这宝贵时光来错过 。努力学习共产主义 , 创造社会主义 , 世界责任在我肩 。”歌词中 , 邓永耀对学生谆谆教诲流露在字里行间 , 对学生殷切的期望跃然纸上!
为了办好列宁高级小学 , 邓永耀呕心沥血 , 想了许多办法 。首先 , 他组织老师自编政治教材 。如在《我们的责任》一课中 , 就教育学生要“时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 要“以革命为终身职业” , 要“以革命群众安危苦乐为自己的安危苦乐” 。这样 , 以这些有很强思想性的教学内容 , 在潜移默化的教导中 ,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培养和建立起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其次 , 在教学中 , 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如定期派学生携带学校自编的《新三字经》 , 下村办农民识字班 。识字内容中 , 有“天地间 , 人最灵;创造者 , 工农兵 。男和女 , 都是人;一不平 , 大家鸣 。工人们 , 劳不停;苦作工 。晨到昏 。得工钱 , 数百文 , 赚红利 , 厂主吞 。农民们 , 受剥削;可恨的 , 是豪绅 。打土豪 , 分田地;杀劣绅 , 除祸根……想极乐 , 要革命!”等句 , 深刻的内容寓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 , 既受到农民欢迎 , 也加强了学生同群众的联系 , 并提高了宣传的效果 。此外 , 为了减轻苏维埃政府办学的负担 , 他还带领学生从事打柴、种地等劳动 , 并参加支前斗争 , 给学生以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由于邓永耀对学校 , 对学生倾注了关心、爱心 , 明确的政治方向加上科学的教学方法 , 列宁高级小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的高质量学生 , 为红军部队和地方党、团机关输送了许多骨干 。
推荐阅读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陕西在抗战时期的三大贡献及其文化意义
- 抗战英烈王竣 以鲜血捍卫了祖国神圣领土的将军
- 抗日名将郝梦龄是怎么死的?
- 长城抗战的历史意义 坚定了中华民族抗战信心
- 抗战英烈王剑岳 常德这座抗战英雄城市出生的英雄
- 国民党哪一支部队抗战中被指已赤化成“七路半”
- 关于抗日英烈 你所不知道的数据统计一览
- 新四军老兵忆抗战 一包辣椒“炸弹”呛翻鬼子
- 94岁抗战作家 冒死营救抗日志士参加东北民主联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