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金牌打手逮谁灭谁最终为武帝燃烧了自己

公元前116年,大汉最牛的年轻人霍去病去世了,公元前115年,大汉最牛的酷吏张汤自杀了 。要说古代酷吏,那是多如牛毛 。哪个朝代不出几个?酷吏们往往也都是能吏,张汤是其中一个 。他死后家里能拿得出手的值钱物件不多,只有五百金,还都是皇帝赏的 。这点上看,他还是个廉吏,他勤勤恳恳工作,尽心尽力为皇上办事,他其实死得冤,这点,连汉武帝都是承认的 。但特别冤吗?也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张汤做事酷,执法无情 。
张汤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有一次,他父亲外出,他作为看家护院(有点别扭)的小大人,不小心地把家里的肉给弄丢了,丢哪了?不是他贪嘴偷吃,肉其实是被老鼠偷吃了,他被父亲狠抽了一顿,小张汤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于是,他打坑挖洞,哪怕是掘地三尺,也一定要把罪鼠给找出来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汤找到了那只偷肉的鼠,他把那块没吃完的肉和罪鼠放在一起,立案,开堂审问,罪名确定,处以磔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过程紧凑,措辞严谨,就如办案多年的狱吏,张汤有此才,父亲全力支持,从此让他书写案件文书 。
审一只老鼠,下大刑,也只有张汤才做得出来 。后来,张汤审陈皇后的巫蛊案,淮南王刘安谋逆大案,两个案子加上一起,上万人被判死刑 。那一笔笔下去,哪是字啊,分明就是一个个人头,张汤没在乎,只要是皇帝想办的大案,那就往大了办,大手一挥,人头落地,帝国安稳!
张汤为官几十年,办了不少案子 。他办案既依律法,也照着皇帝的原则 。汉武帝想严办,张汤一定会让他无罪变有罪,小罪变大罪 。如果汉武帝仁心一现,那么哪怕这人犯了天大的事,张汤也能保住他的一条小命 。当然,他能在遍地达官贵人的京城,混到御史大夫,而且一混几十年,没有真本事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审的案,单从案件本身看,找不出毛病 。更重要的是他个人软硬不吃,吃拿卡要从不和他沾边 。他本人工资高,但家里却极为贫穷,他永远都努力工作,因为皇帝交给他的各种脏活累活,永远也办不完 。张汤一生做了许多事,但是却死得极憋屈,用他自己的遗言来讲,自己是被三个史害死了 。只是聪明如他,怎么会认为自己是被三个长史给害了呢?他的死,其实是多年来,多方势力合作的结果 。
第一、三个长史:
朱买臣,王朝,边通,这三个是他所说的罪人 。
朱买臣肯定不是好人 。他四十来岁还靠砍柴为生,劳动人民本来很光荣 。但朱买臣爱装,他边卖柴边拿书,看了没看,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妻子很生气 。你卖柴就卖柴吧,这不丢人,换几升米回家吃饭也行 。她跟着他几十年了,都没吃过一顿饱饭,也就算了,他还这样装几十年,给谁看?他一味地要求妻子跟着自己受苦,说自己五十岁可以富贵,但说归说,做归做 。重活妻子扛,借钱妻子去,似乎他才是那个嫁过来的妻子 。哪个女人受得了几十年的无视?她离开了他 。这个善良的女人虽然再嫁,但看他衣食无着,还时常接济他 。就是这样一个对他极有恩义的女人,朱买臣发迹后锦衣回乡,硬是狠狠地羞辱他的前妻,逼得她自杀 。
朱买臣的发妻全力照顾他几十年,就算有眼无珠,也不是死罪 。朱买臣对恩人,都下得死手,可见是个小人,王朝、边通水准也差不多 。
张汤和他们有什么过节?从资历上来讲,张汤比三位要低级,但因为接连审理了几桩大案,所以被皇帝看中,仕途一路高歌 。而朱买臣等三位却因各种原因,被降职,被免官 。当年张汤见朱买臣,得跪着才能上前,现在呢,被免官后的朱买臣,得跪着见张汤,张汤还高傲得很 。此一时,彼一时,让朱买臣情何以堪?其实是汉武帝恶心人,跟张汤有什么关系?但朱买臣把帐算在张汤身上,两人见面自然不对付 。后来,淮南王的案子,张汤又狠狠办了朱买臣的恩人严助 。于是,梁子彻底结下 。
第二、朝中官员
【汉武帝的金牌打手逮谁灭谁最终为武帝燃烧了自己】汲黯是个保守派,他看不惯张汤的办事风格 。汉武帝也看不惯他的畏首畏尾,找了个借口就把汲黯赶出了长安 。临行前,汲黯找到了将军李息 。不是为联络感情,而是为了收集张汤一人独大的证据 。在汲黯看来,张汤太能惹事,面冷心狠,虽然有才,却是不能重用 。其实重用不重用,又岂是张汤说了算?刘彻把大汉家底给败光了,要整点钱花,有人出主意,盐铁专卖,要出台一项新的律法支持,任务就落到张汤头上 。本来这事是由丞相管着的,最不济也得由皇帝出面知会下丞相,征求下他的意见 。可是现任丞相庄青翟被皇帝给晾起来了 。在窦老太还在世的时候,丞相还有点权力,美其名曰制衡,但刘彻是个出名的精力旺盛,他把丞相该管的事也给捞过来了 。大丞相不敢怪皇帝,但是敢怪张汤 。你是什么东西?老庄家的祖上是从龙之臣,帮高祖打天下的主儿,任凭你这卑微的小官吏欺负,咱还有什么脸面?不用说,有机会会对付张汤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