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的问题争议 是否需要坚守由谁来守

【南京保卫战的问题争议 是否需要坚守由谁来守】在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失利之后,蒋介石为什么明明知道南京守不住,还一度主张坚守南京?杨天石在台湾史料中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原因,就是蒋介石寄望于在南京坚守几个月就能等到苏联出兵 。当时在国际列强中,苏联是唯一表示愿积极支持中国的国家 。1937年11月,苏联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元帅告诉在莫斯科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在中国抗战到达生死关头时,苏联当出兵,决不坐视 。11月30日,蒋介石致电伏罗希洛夫及斯大林表示感谢:“中国今为民族生存与国际义务已竭尽其最后、最大之力量矣,且已至不得已退守南京,惟待友邦苏俄实力之应援,甚望先生当机立断,仗义兴师 。”
当时,蒋介石将苏联出兵看成挽救危局的唯一希望,曾电令军事作战部参谋长封裔忠和新任命的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彩 。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而我野战军亦可如期来应,不患敌军之合围矣!”蒋介石所说的“内外形势必一大变”的“外”,包含苏联出兵在内 。蒋介石一生倚仗洋人吃饭,与淞沪会战一样不是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法,而是用一种自杀亡国式的堂堂之阵来迎合日军轰炸,为的就是等来国联洋大人们隔靴挠痒的对日谴责 。
三种说法,1.蒋介石提出要守,唐生智赞同 。其他人不作声(基本就是反对守)或反对(明确反对的有白崇禧,封裔忠,刘斐) 。所以唐为司令 。2.蒋介石提出要守,问谁可挑起担子 。众人皆沉默 。蒋介石怒,曰:“那就我来守吧!”老唐实在看不下去,就跳了出来,结果是可想而之的 。唐是于11月19日成为卫戍司令,此时离正式开打只有不到20天 。3.12月8日蒋介石拜陵时问众人谁愿守南京?无人答,蒋介石大怒,说那么我来守吧,如果我牺牲了,你们继续抗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