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开心麻花全员的团综《麻花特开心》,让人看了很不开心
集结开心麻花全员的团综《麻花特开心》开播了。
看完之后,感觉“笑”果差点意思,这档团综目前有四点需要改进。

文章插图
一是别学《王牌对王牌》搞一些老套的游戏。
《王牌对王牌》用很多期节目表明,不是游戏好玩搞笑,而是全靠沈腾、贾玲超神在带。
因为综艺感跟演电影真的是两回事。在《夏洛特烦恼》里除了沈腾和马丽,其他演员都很搞笑,可到了综艺里全都黯然失色。

文章插图
如第一期听音猜歌那段,只有沈腾和马丽唱腾格尔的《天堂》比较好笑,因为他们懂得接梗、玩梗与抛梗。
毕竟综艺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形式,综艺靠演员自身更多一点。也许也跟其他人参加综艺过多,不懂怎么玩,放不开有关,希望后续有所转变。

文章插图
二是尽量别搞刻意煽情那一套。
大家上网看综艺都是为了图个安逸,求个快乐,没有人愿意大周末还整一出哭鸡鸟嚎。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非要加入一些素人的镜头,或立意必须要升华的话,可以像《极限挑战》学一学。
《极限挑战》第四季第六期是帮助留守儿童,这一期做得完全正能量,而且不失幽默风趣,还突出了山村儿童,黄渤、张艺兴他们也没有喧宾夺主。

文章插图
《极限挑战》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们靠极限男人帮带孩子们,让他们抛梗,抛主题,让孩子接着,也就是形式上以老六位为主,主题上以孩子们为主。
这样一来,孩子们会更自然,也不会显得格格不入,因为黄渤有他们在前面主抗,毕竟素人不知如何玩综艺。
而麻花的团综则是像个圆桌会一样,最后让所有素人坐一起说出自己的故事,沈腾、马丽他们只是坐在旁边听,然后补充一点自己的故事。

文章插图
这样的节目构造跟《王牌对王牌》每期结尾都要生硬煽情有什么不同。
所以与其听别人讲故事,不如参与到别人的故事里,以自己为故事制造的笑料逗乐观众,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来启发观众,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文章插图
三是学一学《德云斗笑社》,做自己擅长的。
《德云斗笑社》已经办了两季了,不论是口碑还是“笑”果都不错,否则也不可能连办两季。
《德云斗笑社》为什么能在一众综艺中成为佼佼者?是因为他们做了别人做不了的,那就是相声。

文章插图
如果硬跟其他节目拼综艺感,德云社肯定得输,因为这不是他们擅长的,而且他们又是新入局者,经验方面肯定不如老手,所以他们扬长避短。
相声是他们的招牌,也是其他节目拼了老命都学不来的东西,所以他们每一期节目的设定都是为了最后的相声汇演,用专业留住观众。

文章插图
可《麻花特开心》却没有重视这一点,非要与他人拼综艺感,这是他们的弱项,相当于自废武功,放弃了他们的优势,那就是表演与编剧。
【集结开心麻花全员的团综《麻花特开心》,让人看了很不开心】《麻花特开心》成不了《极限挑战》,因为他们没有经常超神的黄渤、黄磊、孙红雷和罗志祥,他们只有偶尔宕机的沈腾与间歇性超神的马丽,所以他们更需要剧本。

文章插图
在我看来,《麻花特开心》的节目设定应该搞一个完整的剧本。
让这些从话剧舞台走出来的演员们在具体的情景下表演,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不是全靠他们自己展示。
因为这些演员中具有单抗能力的只有沈腾,除了马丽可以接住包袱,其他人都不具备这项能力,他们需要沉浸式的引导,也就是将每一步都安排好,像拍电影那样。
所以《麻花特开心》从一开始,节目定位就错了,他们的细分市场不是真人秀观众,而是喜欢他们表演的观众,喜欢他们的话剧和电影中编剧巧思的观众。
推荐阅读
- 虎年央视春晚蓄势待发:邓超、赵丽颖首度现身,开心麻花八登春晚
- 《麻花特开心》尴尬至极,请不要再透支沈腾的观众缘了
- “洛神”何灏浩现身河南春晚:人生第一次上卫视春晚很开心,录节目勾起春节记忆
- 口碑崩塌、效果惨淡,开心麻花出产的团综,沈腾马丽也无法挽救
- 《麻花特开心》第四期欢乐播出掀热议 沈腾马丽回忆春晚经历
- 许敏夫妇去姚威家过年,田静准备隆重欢迎仪式,两小只可开心了
- 郭麒麟回归《德云斗笑社2》,搭档阎鹤祥十分开心,最终却被淘汰
- 沈腾带团队录制《麻花特开心》,搞笑满分,有套路有内涵
- 《麻花特开心》总导演:沈腾带头玩起来,很重要
- 《超有趣滑雪大会》超滑家族全员集结 打雪仗、接力赛轮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