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离奇失踪,母亲苦寻40多年,指导员被纳为重点嫌疑对象( 二 )



女知青在农场离奇失踪 , 连队组织大批人员漫山遍野地搜查却没有找出任何的蛛丝马迹 , 一时间生产队里人心惶惶 , 女知青们都陷入了恐惧与不安 。 为了找到朱梅华 , 专案组对当地农场16个营、两万多人逐一排查 , 搞清楚朱梅华失踪前后这段时间她的人际关系和身边人员流动 。 裴丽娟曾回忆道 , 那时候所有人都被怀疑 , 被叫过去一一谈话 , 就像“白色恐怖” , 大家都感到很害怕 。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 , 但派出去寻找朱梅华的人员却一无所获 , 专案组逐渐把目光定格在朱梅华被他杀的可能性上 , 第一个被怀疑的人就是朱梅华的前男友祝为鸣 。
祝为鸣和朱梅华在上海时曾在一所学校上学 , 又在上山下乡中来到云南西双版纳 , 进入连队后一起被分到建设兵团的七营三连 , 两人平日里有说有笑 , 关系甚是不错 。 两人青梅竹马又郎才女貌 , 甚是般配 , 但最后因为祝为鸣作风出现问题 , 朱梅华选择与其分手 。 这时有知青向专案组反映 , 朱梅华的火柴盒上有她前男友祝为鸣写下的“火烧朱梅华”的恐怖字样 。

既然关系不错 , 祝为鸣又怎么会写下这么恶毒的诅咒呢?专案组将祝为鸣纳入重点嫌疑对象 , 并采取隔离审查措施 。 经过专案组的审查 , 祝为鸣承认这些字是他写在火柴盒上的 , 但是是因为跟朱梅华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 一气之下才写上去的 , 只是想吓唬一下朱梅华 。 但重庆知青李新惠又向专案组提供了一条新线索 , 在朱梅华去上厕所那段时间里 , 她看到了祝为鸣去寝室寻找朱梅华 , 而后又出来朝着厕所方向走去 。
对于被重点怀疑的祝为鸣来说 , 李新惠的证词无疑是雪上加霜 。 有了李新惠的证词 , 朱梅华被情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 祝为鸣被严加看管 。 在重压之下 , 祝为鸣被迫承认杀害了朱梅华 , 但是专案组一直没有找到朱梅华的尸体和确凿的证据 。 后来祝为鸣为了让大家相信自己没有杀人 , 打算在一个大仓库里上吊自杀以证清白 , 但在上吊过程中脚踢到了大门 , 听到响声的众人冲进仓库将他救下 。

经过侦查员缜密的分析和查证 , 祝为鸣在朱梅华失踪当晚是没有充足的单独作案时间的 。 案发当晚 , 祝为鸣只在半夜一点左右离开过寝室 , 十分钟不到就返回了宿舍 。 祝为鸣外出的时间太短了 , 且那天晚上下着大雨如果他真的是杀人凶手的话 , 这些时间是不够他掩藏或销毁尸体的 。
关闭审查了半年 , 依旧没有找到祝为鸣杀人的证据 , 专案组只能放任他离开 , 案件又进入一筹莫展的阶段 。
然而一件突发事件将众人的目光又重新拉回到朱梅华的案件上 。 朱梅华的连队指导员蒋井杉被人告发了 , 原因是他侮辱了前来西双版纳下乡的未成年侄女 。 而蒋井杉平日里就喜欢跟朱梅华说话 , 会不会是他看到年轻漂亮的朱梅华从而起了歹意?
连长董朝同、副指导员周萍和蒋井杉是挨着的邻居 , 一次偶然的谈话中 , 周萍得知了蒋井杉隐藏的秘密 。
朱梅华失踪当晚 , 蒋井杉的妻子一直在家等着丈夫归来 , 她看到丈夫扛着锄头急匆匆地从雨里跑回家 , 身上冰冷的雨水一滴一滴地掉落在地上 , 鞋子和裤腿上都是污泥 , 但蒋井杉一句话都没有解释 , 一言不发地脱衣洗澡去了 。

洗澡前 , 蒋井杉偷偷将一块手表塞进了墙缝中 , 而这个举动却引起了妻子的注意 。 周萍回忆 , 朱梅华失踪后 , 她的瑞士克诺手表不翼而飞 , 这块表是朱梅华的父母为其购买的 , 价值185元 , 蒋井杉藏起来的这块手表会不会就是朱梅华的表?这条惊喜获得的宝贵线索让朱梅华的案件再次有了眉目 。
专案组组员开始悄然对蒋井杉展开调查 。 身为指导员的蒋井杉可以居住两间屋子 , 但其中一间屋子的窗户却是用一层薄薄的纸糊的 , 仔细看便能发现窗户纸上有几个小洞 。 侦查员趴在这些小洞上向外望去 , 连队的几个宿舍都被看得清清楚楚 。 如果案发当晚蒋井杉一直在这个小洞后观望 , 那他一定知道朱梅华独身一人前往的厕所 , 极有可能朱梅华就是被蒋井杉杀害的 。

蒋井杉是调查朱梅华事件的专案组组长 , 事发以后 , 蒋井杉也一直参与到寻找朱梅华的行动中 , 专案组把农场里的每个人都调查过了 , 但唯独遗漏了蒋井杉 , 谁会想到专案组组长可能就是杀人凶手呢?因此 , 大家对蒋井杉在案发当晚的行踪一无所知 。 众多线索汇集在一起 , 调查人员发现以前的破案思路可能都是错的 , 现在必须将蒋井杉纳入重点嫌疑对象 , 并对其组织严厉的审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