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所收到奇怪来信,信中揭露了里应外合的勾当,到底怎么回事?



考古所收到奇怪来信,信中揭露了里应外合的勾当,到底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考古所收到奇怪来信,信中揭露了里应外合的勾当,到底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考古所收到奇怪来信,信中揭露了里应外合的勾当,到底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考古所收到奇怪来信,信中揭露了里应外合的勾当,到底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1999年12月 , 社科院考古所收到了一封意想不到的来信 , 信封里的东西很奇怪:只有繁体汉字写成的“国宝”二字、一张照片和《文物》杂志的一页纸 。
照片上赫然是日本博物馆的藏品照片 , 而信封署名却是北大知名考古学家宿白 。 然而 , 当考古所致电宿白时 , 对方却表示自己压根不知道这件事 , 更别说写这封信了 。

如此怪事 , 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 也引来了考古队内的思索 。 他们从这封信本身出发 , 尝试挖出迷雾后的“真相”:
有专家注意到了“国宝”两个字的书写方式 , 是用繁体字从右往左写成 , 这足以推断应该是来自香港或澳门 , 又或者是熟知中国文化的日本人(毕竟日本这个国家确实有不少熟知甚至精通古代中国文化的专家) 。

紧接着 , 又有专家认出了照片里的博物馆 , 竟然是日本的美秀博物馆 , 而照片的主角是一尊宝冠点缀着石蝉的菩萨 , 遗憾的是双臂却被毁损了 , 竟然不知所踪 , 想来应该是被人为破坏了 。 这样凸显风骨的佛像 , 带着强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比如从衣袂来看始终有飘逸感 , 宛若迎风飘扬 。 而那时候日本根本没有达到如此高的文化艺术高度 , 肯定不是在日本出土的 。

这样的推测还得到了其他实证的支持 。 在信封中附带的那页杂志至关重要 , 因为它复印的是《文物》1983年第7期 , 在这一期中介绍了在山东博兴出土的北朝石像 , 里面刚好介绍了一尊断臂的蝉冠菩萨 , 而这和照片里的主角完全一致 。
看来 , 有个心怀正义感的神秘人物 , 不忍中国文物流落海外 , 因此以一封信告诉考古所:“国宝”蝉冠菩萨像已经流失到日本的美秀博物馆(详见下图) 。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山东出土的文物会出现在日本呢?
这就得从1976年的山东佛像出土说起了 。 当时 , 山东博兴的一个村民在挖土时 , 偶然发现了一件残损的佛像头部 。 随后 , 随着更多村民的加入 , 接近100件的佛像部件相继出土 , 让考古界震惊不已 。
后来 , 随着当地文管所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复原工作 , 这些佛像才逐渐被还原 , 恢复了往昔的光芒 。 当时 , 给负责复原的众多考古人员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本文的主角——蝉冠菩萨 。

然而 , 1994年7月4日 , 蝉冠菩萨像居然在瓢泼大雨的夜晚消失不见 , 并长期失去下落 。 然而 , 这个文物被盗的消息却只是在当地的小范围内流传 , 以至于国内不少专业人员都不知道“ 国宝”已经流失到国外 。
如何让文物回到中国 , 成为了所有知晓此事的文物工作者最在苦苦思考的事情 。
这时候 , 天降猛男了 。

2000年 , 当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任职的巫鸿教授找到了《纽约时报》 , 请求深入报道美秀博物馆收藏疑似被盗文物的消息 , 希望在舆论上给日方施加压力 。 但美秀却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文物是被盗的 , 这是自己买回来的 , 拒绝免费归还 。
但国内却有聪明人从美秀博物馆一直宣扬的立馆理念入手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原来 , 美秀一直宣扬要“透过美术的力量 , 创造美丽、和平与欢乐的世界” , 那么收藏一个可能是被盗的文物就可能是“不美丽”的 , 从而要求其不再收藏佛像 。

在这两大论点的支撑下 , 国家文物部门和美秀博物馆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谈判 , 总算形成了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协议:蝉冠菩萨归还中国 , 但继续在该博物馆展出至2007年 , 以后每五年在日本展出一次 。
最终 , 有着“东方的维纳斯”之称的蝉冠菩萨于2008年1月9日回到国内 , 收藏在山东博物馆 , 总算给了故事一个美满的结局 。 只不过 , 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在思考:1994年究竟是怎么让国宝被盗的 , 可惜答案大概要成为未解之谜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