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 一步步被拖下水 , 轻则记过辍学 , 重则犯事或危及生命 。
作为家长 , 我们一定要纠正孩子的为损友“两肋插刀”的想法 。
要告诉他 , 即使是为了朋友 , 也要清楚地明白 , 何事可为 , 何事不可为 , 何事要三思而后为 。
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毒”朋友 , 不可交
酒肉朋友 , 可能会诱使孩子不学好 , 变得不思进取 , 变得浑浑噩噩 。
但毒朋友、毒闺蜜的存在 , 却使人如坠深渊 , 一不小心还会万劫不复 。
不知大家是否关注了 , 霍尊与前女友陈露的一场闹剧 。
这部由陈露发表小作文锤霍尊的情感伦理剧 , 现在快演变为陈露敲诈勒索的刑事案件 。
而让陈露沦落至此境地 , 除了自身的贪念与无知外 , 也有“闺蜜”王萌的推波助澜 。
网上曾流传出一个视频 , 王萌陪陈露找霍尊要钱 。
视频里 , 两人一唱一和让霍尊分期给钱 , 不行找兄弟借 , 银行抵押等话语张口就来 。
殊不知 , 此种行为已触犯到了法律 。
其实 , 真正的朋友 , 不会认可闺蜜分手后要男人钱 , 更不会陪同闺蜜一起实施要钱的操作~
她会给你普法 , 让你及时悬崖勒马 , 让你向前看 , 走出深渊......
孟子说过:人之相识 , 贵在相知 , 人之相知 , 贵在知心!
好朋友的定义 , 是真正“知你心忧 , 为你解忧” , 也是在你冲动犯错当口 , 及时拉你一把......
这就提醒家长们 , 要尽可能地教会孩子识人断事 , 让他不轻易为他人思想所左右 。
让他在成长过程中 , 慢慢学会分清身边的人 , 谁是真正对他好 , 谁是拿他当枪使!
酒肉朋友 , 要少交
有一种朋友 , 他没有“毒闺蜜”凶狠 , 也不会引你学坏 , 但却如鸡肋一般 , 食之无味 , 弃之亦不可惜 。
它的代名词 , 是酒肉朋友 。
这类朋友 , 在“酒桌上”推杯换盏 , 称兄道弟 , 但离开物质后 , 你们的关系像一层薄薄的纸一样 , 经不起触碰 。
而且相处久了 , 最易消磨人的意志 。
电视剧《爱很美味》中 , 有一个富二代叫宋超 , 他善良、真诚 , 渴望友情和爱情 。
但因家庭原因 , 让他从小身边就围绕了一群“酒肉朋友” 。
虽然人很多 , 但心却很隔膜 , 没事大家都围着宋超转 , 可遇到事之后 , 每个人都跑得很快 。
所以 , 宋超很孤独 , 也很迷茫 , 他分不清楚身边的人 , 到底是图他的钱 , 还是图他的人 。
其实 , 朋友在精不在多 , 酒肉朋友两三足矣 。
孩子可能会短暂沉浸在酒肉朋友的欢声笑语中 , 但我们要提醒孩子 , 切莫沉迷于此 。
要告诉他们 , 俗事繁杂 , 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 , 留给值得的人 。
而真正的友谊 , 既能推杯换盏 , 也能互相帮衬 , 这才是朋友的真谛!
朋友若彩虹 , 遇见方知有
有句话是说 , 斯人若彩虹 , 遇见方知有 。 用在朋友身上 , 亦是如此 。
因为一个真心待你的朋友 , 可遇不可求 。
遇见了 , 要让孩子珍之惜之 , 遇不见 , 也切莫灰心失望 , 慢慢等 , 总会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 。
但无论是否遇见 , 都要让孩子明白:朋友有很多种 , 但真心只有一种 。
真正的朋友 , 他会像——
《爱情神话》中 , 老乌与白老师一样 , 彼此嫌弃但又彼此在意 。
没事见面就互掐 , 但有事也真心为对方着想 。
像电视剧《爱情真美味》中的三姐妹 , 时刻将对方放在心里 , 偶有争吵 , 但也会快速和好 。
也像电影《触不可及》中的菲利普和巴瑞克 。
一段超越种族和阶级的友情 , 细腻动人 , 也感人至深 , 让人为之向往 。
更像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 , 互相理解和彼此成就的管仲和鲍叔牙......
恰如网络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所说:
真正的朋友 , 始于志趣 , 合于三观 , 敬于人品 , 久于岁月 。
希望每个家长 , 都能将之印刻在孩子的血液中 , 让孩子交知心好友 , 远离狐朋狗友!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说:
“真正的朋友 , 无论男女 , 若是相知 , 必然相惜 , 若真相惜 , 只为真心 , 无关风月 。 ”
人生路漫长 , 孩子有很多旅途需要慢慢走 。
每个旅途中 , 他们都会结识新的人和事 , 发生或好或坏的故事 。
作为家长 , 我们无法陪伴孩子一生 , 更无法时刻提防孩子交友 。
我们所能做之事 , 就是帮孩子形成正确的社交观 , 在他遇到社交困难时 , 及时开导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