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还是天才?首富坐牢18年一贫如洗,出狱“只剩北京264套房”( 二 )


锅炉工的工作任务对于牟其中而言自然是非常轻松的 , 并不会占用牟其中过多的精力 , 所以牟其中在工余时间可以专心研读马列、毛泽东的相关著作 , 后来还扩展到哲学、法律 。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 , 牟其中的思想自然也越来越活跃 , 很多别人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想法却在牟其中的脑袋里层出不穷 。 不要忘记他从小就能说 , 所以牟其中自然会将自己的想法尽情分享 , 可是却不曾想因此而遭受了牢狱之苦 。
1974年 , 那时的牟其中政治热情高涨 , 年轻人的抱负让他热血沸腾 , 牟其中和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写下了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万字文 , 自己还写下《社会主义由科学向空想的倒退》和《从文化革命到武化革命》等两篇文章 。
牟其中兴奋于“杰作”必定会大肆宣传 , 结果没想到却因为这文章入了牢狱 , 还被判处了死刑 , 当然悲剧并没有发生 , 死刑并没有执行 。 1979年 , 牟其中在狱中被关了四年多后终于得到释放 。

这四年多的牢狱生活并没能让牟其中灰心丧气 , 没有对自己或是社会失去信心 , 反而让他在重获自由后更加渴望更精彩的生活 , 他不会再去做一个寻常的工人 。
1982年 , 牟其中与人合办了“中德商店” , 据说他是以三百元起家的 。 在中德商店的经营过程中 , 牟其中的经商天赋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
中德商店在当时的万县市场中商品销售还没有“三包”的概念时就率先推行使用了“包换卡” , 中德商店还提供跨地区的代购、代销、代组织、代托运的“四代”业务 , 中德商店第一年便盈利近八万元 。

而到了1984年 , 中德商店升级为中德实业开发总公司 , 从此牟其中开始在商海沉浮中体验着跌宕起伏 。
罐头换飞机的神话
1992年 , 一个叫牟其中的四川企业家在中国商业界扬名 , 并一时成为最为耀眼的明星 。
1992年8月 , 牟其中和他的已成长为南德集团的公司用几车皮罐头换回来四架苏联飞机 , 当总价值约二个多亿的四架图-154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的时候 , 宣告了牟其中创造的一个天方夜谭似的商业神话竟然真的变成了现实 。

为了这个商业神话 , 牟其中忙碌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 最初 , 寻找商机的牟其中去实地考察市场 , 发现了苏联的边民到我们国家的边民处感兴趣的竟然是一些热水瓶、布匹、罐头等等的生活日用品 。
1991年机遇降临 , 苏联这个世界大国轰然解体 , 随着苏联当时国内局势的动荡 , 日常消费品紧缺顿时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 牟其中所能提供的罐头、食品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成了当时俄罗斯人最渴望的东西 。
当时为了达成贸易 , 牟其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让俄罗斯人相信难得能有这么多东西提供给他们 , 牟其中在大概三天之内组织了全公司的人四处去找来了一批商品 , 他自己也联系了能够联系到各类厂家送样品过来 , 然后办了一个小型的展览 。

据说 , 当时俄罗斯人看到满屋子的商品样品时很满意 , 这些正是他们当前所急需的 , 他们立刻拍板答应 , 用飞机来换罐头 。
而在双方当时签订的合同中除了常规必要的条款外 , 还有关键的一条 , 正是因为这一条款 , 牟其中轻松解决了这一次贸易中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 这一条款约定了双方同时发货 , 牟其中这边货品开始装车发货 , 对方的飞机便从莫斯科起飞驶来四川 。
然而 , 八小时后 , 飞机降落成都双流机场后 , 牟其中就按之前与北京市工商银行商定好的用其中一架飞机抵押贷款了六千万元 , 从而解决了所需流动资金问题 。 在这个商业神话中 , 川航以优惠的价格购到了满意的飞机 , 而这个商业神话创造了共计1.6亿的利润 。

无奈的十八年
牟其中始终认为自己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奇迹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 1994年 , 南德集团展开与俄罗斯国际卫星组织联合研制、发射、经营卫星的业务 , 但是巨大的资金缺口让项目的推进陷入困境 。
1995年夏 , 牟其中认识了澳大利亚XGI集团代表何君 , 何君表示愿意利用XGI与中国长期的进出口业务帮助南德集团“吸取境外资金” , 于是双方于1995年8月签署了合作协议 , 但后来一系列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骗局 。
何君与南德集团的姚红、牟臣等人结成了一个团伙 , 他们借口国内民营企业无外汇的现实利用当时套汇行为只违规不违法的空子 , 大肆套购外汇来“借给”民营企业 , 而从中捞取套汇金额22%以上的“手续费” , 他们前后共计诈骗了近五千万美元 , 南德集团只是其中一个“道具” , 已发现的“道具”还有四、五家公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