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不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
《三国演义》看多了,不免对蜀国有过多的同情,总是唏嘘蜀在三国里面是第一个灭国的,总是希望诸葛亮能够北伐成功,光复汉室,但是7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毕竟中国历史上通过北伐能够一统天下的只有两次:一是是朱元璋,一次是民国 。概率之低可想而之 。于是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诸葛亮为了打压魏延,不采用奇袭子午谷的方案攻克长安,从而导致失去了北伐成功的希望,但真是这样吗?
诸葛亮首次北伐,大将军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之计,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由诸葛亮率领大军由斜谷赶到长安支援 。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 。从现在开始魏延认为诸葛亮过分谨慎 。后人也以此作为魏延之后谋反的理由之一 。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长安,他的目标应当是凉州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向来以稳重为主,司马懿中空城计也是认为“孔明从不用险”,作为一个战略家和军事家,天天看着那片地图,能不想到奇袭子午谷的想法吗?
1、魏延五千精兵快速到达长安
2、长安守军是个弱智,被魏延三习五除下立刻灭掉;
3、诸葛亮大军迅速由斜谷支援魏延,达成双发夹击之势 。
所谓奇袭,讲究的就是一个快!
所以第一个条件中魏延的五千精兵不能带太多的辎重,不然一来行军缓慢,二来时间长了敌人的斥候会发现你的,长安那边也会加固防务;
奇袭就是敌方没有准备,但是当时长安的守将是谁呢?是夏侯懋!夏侯懋又不是个傻子,能让魏延轻轻松松的拿下长安,即使魏延勇猛果敢,将第二个条件实现 。
那第三个条件呢,孔明这边可是浩浩荡荡的大军啊,要想从斜谷穿插到魏国的防线中,难道是多大你魏延知道吗?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不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所以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少,不然魏延这五千精兵就被魏军包饺子了 。
这个时候就有网友开始喷了,五千精兵人数也不多啊,出奇制胜万一成功呢,至少也应该搏一搏 。
您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据统计,在蜀汉灭国之时,全国的总人数是38万户94万人口 。孔明在北伐的时候人口肯定没有这么多,所以历次北伐动兵,兵力从不多过十万,这十万里精兵有多少?五千精兵是什么地位?全国人口的1/200分之一啊,为了撞个大运白白送掉?
退一万步讲,即使拿下长安,又如何呢?曹魏的战略纵深您看看下面这张地图就明白了 。
即使拿下长安,曹魏的大军也会分分钟钟的再次夺回 。马超当年也拿过长安,还不是在潼关被曹操给按住了 。这个时期已经不是关羽还在的那个时候了,蜀国本来国力就不济,大将的也少的可怜;曹魏那边可是人强马壮,分分钟钟完虐夺回长安 。
所以,诸葛亮最后的北伐计划,其实并不是为了攻克长安,灭掉魏国 。以当时的局势,诸葛亮是了解这个的,蜀国吃不掉整个魏国 。
战争的意义从来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夺取利益,一个是转移国内矛盾 。
诸葛亮北伐更多的目的在于骚扰魏军,转移国内矛盾,毕竟四川这个地方是自己夺下来的;再使其不能在凉州雍州解甲,魏国始终紧张于他的出征 。
如果北伐成功自然好,若不能,至少可以让魏国头疼,自己也能平安回去 。诸葛在《隆中对》里早说过了,北伐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中原有变,所以他大多数的进攻,都是以攻为守的牵制,而不是没等到机会,就一股脑下狠注赌一把,你死我活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人?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